查詞語
庚申年郵票 - 簡介
庚申年猴票是郵票史上的“著名郵票”,1980年2月15日發(fā)行,全套1枚,面值8分(人民幣)。該票背景為紅色,郵票原圖由黃永玉繪制,由郵票總設計師邵柏林設計,姜偉杰雕刻,采用影寫版與雕刻版混合套印方式印刷,北京郵票廠印制?!吨腥A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中記載,庚申年郵票(猴)的發(fā)行量為500萬枚。
庚申年猴票由于是新中國發(fā)行的第一枚生肖郵票,圖像美觀,印刷精致,深受集郵愛好者歡迎,該票在集郵市場價格上升很快,四方聯(lián)和整版郵票的價格更高。(目前,“猴”票的總公司結算價(國家牌價)每枚1600元,增值2萬倍,市價為1600元左右。“庚申年”(猴)郵票,是中國郵政發(fā)行的首套生肖郵票。“庚申年”(猴)郵票經(jīng)過長期的消耗以及資金的精心運作,其整版的價格,在1997年市場高潮時期曾經(jīng)達到了22萬元,創(chuàng)造了郵票增值的世界性神話。
2010年初,一版庚申年猴票的市場價格已達70萬元,2011年,這一版猴票的市值已經(jīng)瘋漲至近120萬元的天價。究其原因,首先是發(fā)行量小,原計劃發(fā)行500萬枚,最終由于技術原因只印制了420萬枚,另外,由于那個年代人們的收藏意識偏弱,很多人買了就直接拿去寄信,消耗量大,最終導致存世量稀少。
投資
庚申年”郵票是JT郵票中極具代表性的品種,無論是在題材、設計、雕刻、發(fā)行量等方面,還是給收藏者所帶來的精神愉悅方面,都達到了非凡的境界。倘若從投資的角度為出發(fā)點進行觀察,“庚申年”郵票的回報更是前所未有。市場的調整已經(jīng)進入第八個年頭,絕大多數(shù)品種的價格早已是跌得面目全非,編年票張更是如此;但惟有“庚申年”郵票依然在1500元的高位堅守陣地,是價值投資理念在實踐中最堅定的代表者,給市場樹立一面旗幟。
在投機風日益盛行的今天,“庚申年”郵票仍然能有如此良好的穩(wěn)定性,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其價值或許就在于此。但是,市場不可能只存在投資行為,市場不可能禁止投機行為;不可否認,投機行為盡管是市場中的正常行為,但它非常容易造成盲目性,給投資者帶來損失,對新品種的炒作更是這樣,“乙酉年”大版張就是近期發(fā)生的典型事例。
我們應該能從“庚申年”郵票長期穩(wěn)定的走勢中受到啟發(fā),那就是如何以價值投資的理念為落腳點對投機進行有效的轉換;把握好應有的度,因為完全的投資與完全的投機僅是表現(xiàn)形式上的差異,在特定的背景下,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只是投資者如何能在臨界點出現(xiàn)之時作出最貼近市場的決定。
真?zhèn)舞b別
①色澤。目前,無論是市面上見到或郵票公司留存的猴票中,大體共有兩種顏色,一稱“紅猴”,顏色深紅;另一種為“粉猴”,底色稍淡。不論是“紅猴”或者“粉猴”,票面的紅色都有光澤,看上去很鮮艷,假猴票則票面底色淺淡,元光澤,就像被日光長久照曬過的一樣,與真票差別明顯。
②質感。真猴票是雕刻版印刷的。在猴子頭上、手臂上和身上可看到清晰的紋絡,有質感。且墨色頗深,油光發(fā)亮。假猴票都是影寫版印刷的,毛發(fā)不凸出,平滑,無質感。黑色部分也淡而無光澤。
③票面。真猴票的票面完整,沒有別的記號。假猴票可以看到紙面泛毛,票色異樣,用放大鏡看,可發(fā)現(xiàn)紙面有一條損傷線。
④印金。真猴票的猴眼、鼻、嘴、耳、手、足等處的金色,黃中泛亮。眼圈、鼻線、口裂線條清楚,棱角分明。假猴票中的金色,均呈灰黃。眼圈、鼻線、口裂等處,線條不整,一片模糊、暗淡,還有斷線處。
⑤背墨。印刷雕刻版郵票,需要使用專用油墨,當時郵票廠庫存不多,于是兌人少量鉛印油墨。但使用鉛印油墨不易干,印出來的郵票容易粘連,所以真猴票的背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黑色墨跡,靠右部位呈短豎線者較為多見。假猴票目前還未發(fā)現(xiàn)背面有這樣的墨跡,即使人為加上去,也不真切、自然。
近來又傳出令人不安的消息:據(jù)《中國集郵報》1992年第1期載文介紹,在郵票市場上竟然發(fā)現(xiàn)有雕刻版的假猴票,票幅、齒孔與雕刻版真猴票基本一致。真假票的主要區(qū)別有以下幾點。
①真票的雕刻線條自然細膩,”庚申年”三個字的字體瘦而有力。假票上這三個字字體較肥,猴身上的線條都比較粗,墨色較黑。
②真票的紙質較薄,從背面可以看出猴圖案的輪廓,而且背膠明顯。假票的紙質略厚,齒孔尖處發(fā)毛,紅底色稍白,背膠不明顯。
③真票下方的文字“T.46(1-1)”志號與右邊的年度“1980”基本平行。假票上的”T.46.(1-1)”志號略向右移,并向上高出較多,與“1980”不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