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拼音:qián lóng wù yòng
簡介
潛龍勿用,作為一個成語,出自《易經(jīng)》第一卦乾卦的象辭,隱喻事物在發(fā)展之初,雖然勢頭較好,但比較弱小,所以應該小心謹慎,不可輕動。后用為武功的一種掌功, 謝霆鋒的單曲也用了這個名字。
出處及解釋
《易經(jīng)》
第一卦 乾乾為天 乾上乾下
潛龍勿用初九:潛龍,勿用。(即第一爻,編者注。)
另: 帛書《周易》的爻辭為——初九,浸龍勿用。
象辭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釋義
潛龍:今都寫作“潛”,帛書《周易》為“浸”,帛書易傳《二三子問》為“寢”,三字古音同侵部,音近,所以“浸”或“寢”在這里都是“潛”的假借,應當讀為qian陽平。
《說文》:“潛,藏也。”
《二三子問》曰:“易曰:‘[寢]龍勿用’??鬃釉唬?lsquo;龍寢矣而不陽,時至矣而不出,可謂寢矣。大人安佚矣而不朝,在廷,亦猶龍之寢也。其行淢而不可用也,故曰“寢龍勿用”。’”這里雖然用字是“寢”,而孔子所釋仍是“潛藏”之意。
勿用:《歸藏》云:“昔者桀筮伐唐,而枚占熒惑曰:‘不吉。不利出征,惟利安處。彼為貍,我為鼠,毋庸作事,恐傷其父。’”這里面的“毋庸”就是“勿用”,這是對“勿用”的最好注解,“勿用”者,“毋庸作事”之謂也。
《文言》云:“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崔憬曰:“九者,老陽之數(shù),動之所占,故陽稱焉。潛,隱也。龍下隱地,潛德不彰,是以君子韜光待時,未成其行。故曰‘勿用’。”
王弼曰:“不為世所易。”
以上解釋都是同一個意思,都是說乾卦的初九爻是指要象潛藏的龍那樣不要有所施為。也就是說,
在潛伏時期還不能發(fā)揮作用,必須堅定信念,隱忍待機,不可輕舉妄動;時機未到,如龍潛深淵,應藏鋒守拙,待機而動。
另:蘇軾所著《東坡易傳》則云:“‘乾’之所以取‘龍’者,以其能飛能潛也。飛者其正也,不能其正而能潛,非天下之至健,其孰能之? ”這個解釋與上述主流見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