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可怕的世界人口危機
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幾百萬年。在開始的歲月里,人口發(fā)展非常緩慢。公元初年時,全世界總人口只有2.7億,1830年世界人口才達到第一個10億。從此以后人口猛增:1930年為20億,1960年為30億,1975年為40億,1987年7月11日達到50億。第二、三、四、五個10億分別用了100年、30年、15年、13年?,F(xiàn)在世界上每年增加7500萬人,每天增加20多萬人,每秒增加2.5人。預計到2000年,世界人口將達63億。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近40年增加了一倍。到1989年4月14日已經(jīng)達到11億。
隨著人口的激增和消費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要量也越來越多。有人認為,一個地域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這限制了人口的數(shù)目的增長,人類對環(huán)境的壓力與沖擊就變得越來越大并且認為未受抑制的人口增長有可能導致馬爾薩斯學說災難。另一方面,人均耕地也將越來越少。世界人均耕地從1975年的3100平方米將下降到本世紀末的1500平方米;我國人均耕地也將從目前的1000平方米下降到本世紀末的800平方米,糧食將成為嚴重問題。一些人類社會學觀察員建議這個理論同樣適用于人口,但是也有人表示不同意這個觀點,人口具有自然的和社會的兩重屬性。
【人口劇增】
據(jù)聯(lián)合國人口基金會統(tǒng)計,現(xiàn)在全世界總人口以每年8000萬的速度增加。人類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面對人口危機,一些有識之士紛紛呼吁有關政府正視現(xiàn)實,采取有效措施,實行人類的可持續(xù)繁衍;許多國家,特別是一些人口多的發(fā)展中國家,也行動起來,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shù)量,提高人口素質。美國第二大基金會--戴維德基金會宣布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行動計劃,推進家庭計劃生育,用他們的話說,此舉旨在"拯救婦女,拯救孩子,拯救我們這個綠色的星球"。
這個行動計劃為時5年。戴維德基金會將拿出1300萬美元,在電視、報紙和雜志上做廣告,宣傳計劃生育的意義,同時游說美國國會議員及其他政策制定者,要求他們給予人口問題更多的關注。據(jù)悉,這一計劃得到了美國許多婦女組織、兒童組織和環(huán)境保護組織的支持。
國際人口行動會主席阿米·科恩在解釋該計劃的意義時表示,人口不斷增加的一個原因,就是許多夫婦沒有計劃生育的手段。在發(fā)展中國家,如果有節(jié)育措施,1.5億已婚婦女肯定會實行計劃生育,可惜她們沒有。而這一計劃,將幫助她們實行計劃生育。
戴維德基金會也表示,作為五年行動計劃的重點,他們將幫助婦女拉長二次妊娠的間隔,同時救助可能因難產(chǎn)等原因死亡的60萬婦女的生命。
由于歷史、文化等因素,相對于男性,婦女還只是一個弱勢群體。據(jù)有關方面統(tǒng)計,全世界9.6億文盲中,有2/3是婦女;全球有3.5億育齡婦女未能獲得安全的計劃生育措施;每年約58.5萬婦女死于妊娠,7萬婦女死于墮胎;100萬婦女死于嚴重的性病;受到暴力摧殘的女性占全世界婦女的1/4還多。
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南呼吁控制世界人口,讓婦女對是否懷孕有決定權。安南表示:"現(xiàn)在,有太多的女孩無法享受和男孩同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太多的婦女無法決定何時或是否懷孕;還有太多的婦女選擇了不安全的墮胎方式……"有專家指出,面對人口形勢的嚴峻挑戰(zhàn),人類必須正視現(xiàn)實,趕緊行動起來,保護婦女權益,提高婦女地位,控制人口數(shù)量,這樣,才能實現(xiàn)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人口減少】
全球60國面臨人口減少危機
“親愛的,生個孩子吧!”這可能是一個媽媽對已婚女兒的懇求,也是現(xiàn)在和將來許多政府對公民提出的請求。
多少年來,大家都在討論世界人口爆炸,但現(xiàn)在全球有60個國家的婦女生育率每個家庭低于2.1個孩子———而只有達到這個數(shù)字才能保持人口數(shù)量的穩(wěn)定。有30個國家的生育率甚至低于1.5。亞美尼亞、意大利、韓國和日本的生育率接近1。
排除其他不可預料因素,至少43個國家的人口到2050年會比現(xiàn)在更少。新生人口不足對國家經(jīng)濟有潛在的重大危險,政府不但擔心經(jīng)濟缺乏活力,還要儲備養(yǎng)老醫(yī)療基金。難怪許多政府都開始采取措施鼓勵公民生兒育女。
比如說,從今年開始,法國政府給每個新生兒的母親800歐元(約合1000美元)的獎勵;意大利政府補貼生育第二胎的母親1000歐元;韓國政府給育有嬰幼兒的家庭更多的稅務優(yōu)惠;去年,新加坡國會議員號召政府多做努力,別讓愛神和送子鸛閑著;日本許多縣一直在為單身的人組織徒步旅行和乘船游覽,以期促成約會,走出生育低谷。
日本的單身人群經(jīng)常被稱為“寄生蟲”,因為當他們退休的時候,膝下無子為國家養(yǎng)老金系統(tǒng)貢獻力量。愛沙尼亞總統(tǒng)阿諾德·律特去年在一個電視講話中急切地呼吁全國140萬居民生育更多的孩子,否則該國人口就要急劇下降。英國當局也為生育率過低而擔心。英國國家統(tǒng)計局認為適齡婦女得生3個孩子才能使英國人口一直保持5900萬。
包括中國,雖然已有13億人口,據(jù)聞也在考慮修改其“一個孩子”政策,因為它1.39的低生育率帶來了人口老齡化和其他社會經(jīng)濟問題。美國的生育率也低于2.1的基數(shù),不過每年超過100萬的移民進入會使得美國人口在21世紀中期達到或超過4.3億。即使如此,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艾倫·格林斯潘仍然為人口不足煩惱。他不鼓勵早退休,覺得有必要削減社會保障和醫(yī)療福利。
另一方面,按聯(lián)合國計算,全球人口到本世紀中期將會從今天的62億上升到89億。到那個時候,隨著更多較窮國家加入富裕國家行列,它們的出生率會降低,全球人口數(shù)目因而會穩(wěn)定下來。聯(lián)合國官員約瑟夫·查米說,到本世紀末,如果幾個主要發(fā)展中國家的婦女平均生2個孩子,而不是3個,世界人口可能會減少。
現(xiàn)在世界人口增長的一半來自印度、中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和孟加拉。它們和那些低生育率國家的數(shù)據(jù)對比很明顯:歐盟所有25個成員國在整個2003年增加的人口是印度在同年5天內的人口增加數(shù)。印度到2050年將會增加額外的5億人口。
雖然低生育率國家面對的問題不如高生育率國家那么嚴峻,但他們擔心經(jīng)濟增長和軍事力量都會受到影響。查米先生列舉了25種政府所能采取的促生育措施,其中有些頗有爭議,比如限制避孕和流產(chǎn),讓婦女少受教育,不讓她們工作等。他懷疑許多促生育政策對于提高生育率只能暫時起些微弱的作用。
【相關資料】
★中國人口問題
我國也面臨著人口危機,政府也在積極地需求對策,調整我國實行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
我國的人口危機:我國人口結構面臨六大問題:
問題一
是出生人口性別比嚴重失衡。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男女性別比達119.92,江西、廣東、河南等省超過130。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不僅不利于形成小孩成長的良好性別生態(tài)環(huán)境,還會帶來結婚年齡段婚配難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問題二
是出生缺陷人口居高不下。目前,我國每年有80萬—120萬的出生缺陷嬰兒。
問題三
是人口老年化。我國從成年型社會向老年型社會轉變只用了20年左右,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左右,“未富先老”現(xiàn)象在上海、大連等大都市表現(xiàn)突出,將給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保障帶來嚴峻挑戰(zhàn)。
問題四
是人口的機械遷移帶來的社會問題。流動人口的機械遷移尤其是非家庭性遷移造成“留守小孩”等社會問題。
問題五
是流動人口子女問題。流動人口子女最大的問題是教育問題,他們存在著邊緣化危險。有人說多辦一所學校,將來就少建一所監(jiān)獄,但簡易民工子弟學校很難與正規(guī)公辦學校相融合,而公辦學校即使向民工子弟開放,由于農(nóng)民工收入與市民相差太大,貧富差距懸殊也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問題六
是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的增長對我國人口安全帶來嚴重影響。目前,我國艾滋病傳播人群已從重點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并已進入快速增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