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閽
sī hūn
  • 拼 音:sī hūn
  • 注 音:ㄙㄧ ㄏㄨㄣ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看門的人。 唐 韋應(yīng)物 《觀早朝》詩(shī):“河漢忽已沒(méi),司閽啟晨關(guān)?!?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冒美》:“蒼頭充辦吏,老婦代司閽?!?蕭乾 《往事三瞥》一:“十月革命一聲炮響, 沙皇 的那些王公貴族挾著細(xì)軟紛紛逃到 巴黎 或 維也納 去當(dāng)寓公了,他們的司閽、園丁、廚子和仆奴糊里糊涂地也逃了出來(lái)。”
    (2).看門;守門。 清 沉復(fù)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申刻抵 靖 ,投刺焉。良久,司閽者曰:‘ 范爺 因公往 常州 去矣。’”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賊脫衣露刃,為司閽官兵覺(jué)察,驟掩其扉?!?郭沫若 《行路難》中篇第二章:“庭園真是很冠冕的,門次還有司閽的人守門。司閽的人不在,他便一直向正房走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