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畫派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漓江畫派是當代中國繪畫流派之一。所謂漓江畫派,是指以表現(xiàn)時代風貌為宗旨,以廣西秀美山水為主要表現(xiàn)對象,以傳統(tǒng)中國畫為主體,以廣西當代畫家為主要力量的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鮮明藝術風格的畫家群體。 美術流派是一種美術批評用語,用來指在一定地域、一定藝術機構內(nèi)形成的美術家創(chuàng)作群體,也用來指采用類似風格的藝術家群體。漓江畫派就是在一定地域、有類似風格的一個新興起的美術流派。在共同的文化背景與社會條件下,于同一地域從事藝術的畫家往往會持有類似的藝術觀念,關注類似的題材,采用類似的形式和材料,進而形成相近的藝術風格,形成一定的藝術影響。

  • 詳細解釋


     藝術風格

    漓江畫派的藝術風格是典型的南方新田園詩畫風,從田園詩這一概念出發(fā),我們尋找到中國源遠流長的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山水花鳥畫風和西方的巴比松畫派、印象派、俄羅斯風景畫派、加拿大七人畫派。田園詩一直是人類世代吟唱不絕的生命音響,盡管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不同的田園詩,但其中高揚的人與自然天人合一、和諧共存的主旋律是亙古不變的。漓江畫派的美術家們迷醉于廣西的山水風景是有理由的。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廣西一批畫家把創(chuàng)作重心放在描繪漓江山水和廣西南方的風景上,逐漸形成了有著鮮明地域特色和獨特藝術追求的畫家群體,這些畫家有著共同的藝術表現(xiàn)對象和相近的繪畫風格,在國內(nèi)畫壇獨樹一幟,引人矚目,漓江畫派逐漸形成。

    審美特征

    漓江畫派的主要審美特征是現(xiàn)代南方的新田園詩畫風,其中國畫的最大特色是寫生化和生活化。作品大都以對景寫生為基礎,具有典型的南方式的溫潤平和、鮮活大氣和包容開放。在技法上以線見長,水墨淋漓,色彩明麗。其代表畫家黃格勝創(chuàng)作的《漓江百里圖》長卷和《漓江百景圖》系列是漓江畫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他代表畫家還有陽太陽、黃獨峰、涂克、帥礎堅、張冬峰、張復興、鄭軍里、梁耀、劉紹昆、雷波、石向東、雷務武、肖舜之等,在中國當代畫壇有較高的知名度。

    活動報道

    自治區(qū)黨委、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對培育漓江畫派高度重視。自治區(qū)第九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培育和扶持八桂民族音樂、漓江畫派、山水實景演藝等優(yōu)秀文化品牌,提高我區(qū)原創(chuàng)文化水平。”《廣西“十一五”時期文化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也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培育和扶持八桂民族音樂、漓江畫派、山水實景演藝等優(yōu)秀文化品牌”。自2003年以來,在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的組織領導下,開展了一系列的展覽、創(chuàng)作和研討等活動,全國各大主流媒體對漓江畫派作了大量報道,漓江畫派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

    光輝景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漓江畫派”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盡管是初見端倪,但已經(jīng)充分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新鮮活力。歌德說過:“當我們自以為達到了我們所希望的目的的時候,那恰恰是離我們的希望最遠的時候!”回望過去心潮澎湃,展望未來豪情滿懷。讓我們從希望開始,堅定不移地沿著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前進!“漓江畫派”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