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巖白菜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巴東巖白菜,是一種中藥

    讀音:Bā Dōnɡ Yán Bái Cài

    簡(jiǎn)介:

    【別名】巖白菜、石白菜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呆白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Triaenophora rupestris(Hemsl.)solereder[Rehmannia rupestris Hemsl.]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曬干。

     

  • 詳細(xì)解釋


    【原形態(tài)】呆白菜,多年生草本,高25-50cm。全株密被白色綿毛。莖簡(jiǎn)單或基部分枝,莖、花梗及萼上的綿毛常結(jié)成網(wǎng)膜狀?;~較厚,革質(zhì);具長柄,柄長3-6cm;葉片卵狀長圓形,長7-13cm,先端鈍圓,基部近于圓形或?qū)捫ㄐ?邊緣具粗鋸齒,或?yàn)閹X的淺裂片;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向上逐漸縮小,頂部的成為苞片?;ň唛L0.6-2cm的梗;小苞片條形,生于花梗中部;萼長1-1.5cm,萼齒5枚,各又3深裂,小裂齒長3-6mm;花冠紫紅色,狹筒狀,伸直或稍彎曲,長4cm,外被長柔毛,上唇裂片寬卵形,下唇裂片長圓狀卵形;雄蕊4,二強(qiáng),花絲無毛,著生處被長柔毛;子房卵形,無毛,花柱先端2裂,裂片近圓形。蒴果長圓形。種子小,長圓形?;ㄆ?-9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 290-1200m的懸?guī)r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

    【性味】味甘;性涼

    【功能主治】補(bǔ)腎;明目;調(diào)經(jīng)。主目昏多淚;腎虛腰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