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
hú qín
  • 拼 音:hú qín
  • 注 音:ㄏㄨˊ ㄑㄧㄣˊ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 胡琴,胡琴兒 húqin,húqinr
    [huqin fiddle;two-stringed Chinese violin] 弦樂器之一,把系有馬尾的竹弓置于兩根弦之間,弦固定于蒙覆蛇皮的竹筒上,演奏時馬尾摩擦琴弦而發(fā)聲,如板胡、二胡等
    胡琴琵琶與羌笛?!啤?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英文翻譯

    1.huqin; a general term for certain two-stringed bowed instruments

  • 詳細(xì)解釋

    (1).古樂器名。古代泛稱來自北方和西北各族的撥弦樂器,有時指琵琶,有時指忽雷等。約 宋 元 開始,亦為拉弦樂器之稱。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琵琶》:“ 文宗 朝,有內(nèi)人 鄭中丞 善胡琴,內(nèi)庫有二琵琶,號大小忽雷, 鄭 嘗彈小忽雷。” 唐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宋 曾鞏 《明妃曲》詩之二:“直欲論情通 漢 也,獨(dú)能將恨寄胡琴。” 元 楊維楨 《張猩猩胡琴引序》:“胡琴在南為第二絃子,在北為今名,亦古月琴之遺制也?!薄对贰ざY樂志五》:“火不思,制如琵琶……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絃,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br>(2).今戲曲中所用的弦樂器。琴筒一端蒙蛇皮,筒上裝琴桿,桿端設(shè)木軫二,從木軫到筒底張弦二根,以竹弓張馬尾,放在兩弦之間拉動。有二胡、京胡、板胡、四胡等不同形制。 葉圣陶 《隔膜·恐怖之夜》:“忽然有胡琴的聲音了,想是沿河乘涼的人拉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