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鍘蟹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大鍘蟹 - 簡介

    每年的陰歷八月以后,陽澄湖的大閘蟹總要成為一段時間的新聞熱點。在今年和大閘蟹有關的新聞中,價格太貴“吃不起”是被消費者提及較多的一點,以致網友戲稱大“鍘(zhá )”蟹。

    大閘蟹一年產多少

    對于陽澄湖的大閘蟹一年究竟能產多少,媒體始終都沒有一個特別統(tǒng)一的說法,有媒體甚至算出了200萬只這樣一個非常具體的數字。對于這個數字,楊維龍會長也給了否定的回答:“目前能夠確定的數字是2000噸多一點,2009年的產量是2100噸,今年的產量還會比去年略低,因為今年4月份開始養(yǎng)蟹時的天氣太冷了,而現在9月份的天氣又太熱了,沒有刮西風不利于大閘蟹成熟?!敝劣诰唧w的大閘蟹數量,楊維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總量2000噸來計算,就有400萬市斤,大閘蟹重量有大有小,如果按照二兩半一個來計算,也就是一斤有四只大閘蟹,那么整個陽澄湖一年能夠產大閘蟹1600萬到1800萬只。這個數字應該是比較接近的。”

    據來自陽澄湖大閘蟹行業(yè)協(xié)會的數據,目前在陽澄湖18萬畝的總面積中,只有3.2萬畝是網圍養(yǎng)殖面積,而每一畝水面能夠產蟹的數量也是有限的,因此陽澄湖每年的產蟹總量也不會相差太遠。

    為什么那么貴

    周雪龍,陽澄湖水中王養(yǎng)殖公司的董事長,他既是擁有200畝水面的蟹農,又是參與銷售的老總。周雪龍說,自從陽澄湖的網圍養(yǎng)殖從14.27畝壓縮到如今的3.2萬畝以來,養(yǎng)殖的水面就成了寸土寸金的資源,水面的租金也從當初的一百多塊錢漲到了現在的600多元一畝。而為了改善大閘蟹的生長環(huán)境,蟹農通常還要對自己承包的水面進行改造,比如人工養(yǎng)殖大閘蟹喜歡的水草,周雪龍自己為了種植水草投入的費用就達到了8萬多塊錢。為了讓大閘蟹吃得好,每一畝水面還要投入一噸左右的螺螄,而現在陽澄湖本地的螺螄價格已經漲到了每斤一塊錢,這一噸螺螄也要2000塊錢。除了螺螄、水草以外,大閘蟹還喜歡吃小魚、小蝦、河蚌、玉米等食物,每個月一只大閘蟹的餌料費用也從幾年前的一塊錢漲到了五六塊錢。在人力方面,他們雇傭的熟練工人的工資也從過去的每天七八十塊錢漲到了現在的一百五。另外,還有日常的水電等開銷以及他們使用的汽艇油費等諸多費用。

    據了解,每個蟹農養(yǎng)殖的大閘蟹成活率也有所不同,從50%到90%不等。來自蓮花村的蟹農施林觀就給記者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2005年,因為刮臺風,他的養(yǎng)殖網圍兩次被臺風吹倒,大閘蟹遇到災害天氣原本就活躍易動,如果沒有網圍就會跑了個干凈。那一次,他雖然沒有完全絕收,但是也僅僅收獲了一點點大閘蟹,賠的很慘。

    除了養(yǎng)殖環(huán)節(jié),流通環(huán)節(jié)也是增加大閘蟹成本的關鍵一環(huán)。據施林觀介紹,如果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開一家大閘蟹專賣店,房租的成本就得二三十萬,這還不包括裝修的費用,而且由于大閘蟹的銷售有著嚴格的時間限制,通常在9月到11月期間,也就是說差不多要靠100天來賺回一年的房租,再加上運輸成本、正常的死亡損耗比例等,又增加了大閘蟹的成本。最后,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由于陽澄湖的大閘蟹每年的產量是固定的,而對于大閘蟹的需求來自全國,大大超出了陽澄湖的產量,嚴重的供小于求造成了如今大閘蟹的價格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