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廣州話,拼音:teng1 gaa3 ng4 teng1 dau2
解釋:未了解事實(shí)真相急于反應(yīng)的一種表現(xiàn)
典故:舊時講的斗,大別之有兩種。一種是小容器,等于勺子。“李白斗酒詩百篇”,是說他喝了一勺子酒就詩興勃發(fā)不可遏止。另一種是大容器,容積為十升。魏晉時代民間盛行的五斗米道,原先是種民眾互助組織,拿五斗米去入了道,以后有什么困難,這個民眾組織就想法幫助解決。
大斗原有標(biāo)準(zhǔn)。但由于歷史變遷,米斗也有大斗小斗之別。不法商人買賣糧食,往往買入用大斗,賣出用小斗。精明的糴米人,議價前一定要問明用的是大斗還是小斗。
但偏偏有些“大頭蝦”,即不大動腦子的人,常被不法商人的小花招迷惑。甲米鋪十二個銅板一斗,乙米鋪每斗只賣十一個銅板,于是趕緊跑到乙鋪去買,不料回來一折算,反而吃了虧。
故此,廣東人用“聽價唔聽斗”來形容那些急于反應(yīng)而不顧細(xì)節(jié)的人
同、近義詞:馬大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