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澗河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洛陽澗河遭污染變“紅河”肇事非法窩點浮出水面 昨日,本報以“流經(jīng)紅山鄉(xiāng)澗河變‘紅河’”為題,報道了澗河遭受污染變成“紅河”的消息后,引起各界廣泛關注。

    污染的源頭又在哪里?這種污染物是什么成分,對人體是否會造成危害?昨日上午,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與環(huán)保部門有關人員一起進行了探訪。

    紅色污水的盡頭,一個被“染紅”的加工廠

    昨日,澗河變“紅河”,成為我市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不過,昨日8時許,我們站在九都路澗河橋上向下看時,發(fā)現(xiàn)前一天還鮮紅的河水,已經(jīng)恢復了往日的模樣。

    昨日10時30前后,西工區(qū)環(huán)保局局長王冬冬打電話告知,“原兇”已經(jīng)找到了!

    原來,從昨日7時開始,市環(huán)保局局長陳亞利就帶領工作人員,沿著紅色污水的流向進行查找。起初,他們沿雨水管道,在漢宮路以南進行查找,但路南的污水管道都進行了截流,大家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線索。

    正在此時,路對面的紅色下水道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刺目的紅色和流入澗河的紅色污水別無二致,下水道旁路面上,也依稀可見紅紅的顏色。大家沿著紅色一路走過去,越往前走,紅色就越深。沒過一會兒,紅色的道路拐了彎,拐進了一個裝著鐵門的小院子。

    延伸閱讀:

    洛陽“建筑”垃圾管理立新規(guī) 2012年元旦正式施行

    洛陽某小區(qū)房屋多處滲水 委屈業(yè)主稀里糊涂變被告

    洛陽政府給力老工業(yè)基地 “四路并進”迎發(fā)展春天

    這里是西工區(qū)紅山鄉(xiāng)下溝村龍騰北路3號。10時40分,我們隨市環(huán)保局監(jiān)察人員一起走進這座小院子時,不禁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院子里堆放著成堆的紅色廢舊塑料袋,整個院子的地面也幾乎全被染成了紅色。隨后,從院子里走出的一個工人,手上、腳上、臉上也幾乎全被染成了紅色。一雙紅色的手伸出來,令人不寒而栗……

    無意收了一車廢物,不料染紅整個澗河

    聽說這里排出的污水流到了澗河,院內的幾名工人紛紛露出驚訝的表情。一名老年婦女有些迷茫地說:“咋會流到河里呢?我們就洗了一車紅塑料袋啊!”

    洗紅塑料袋?怎么回事?

    這名老年婦女解釋說,這里是一個加工塑料顆粒的小加工廠,叫啥名字自己也不知道,她和其他幾名工人都是老板雇來打工的。12日下午晚些時候,有人往這里送了一車沾滿“紅色顏料”的塑料袋。13日上午,他們按照正常的加工順序對這些塑料袋進行沖洗。沒想到的是,這些塑料袋不僅將整個沖洗池染成了紅色,流出的紅水讓整個院子也變了色。

    這名老年婦女說,看著這些紅水流的到處都是,他們也很害怕,但又沒別的辦法,只好加緊沖洗。到13日下午2點多,塑料袋差不多被沖洗完畢。

    “昨天沖洗的紅色袋子現(xiàn)在在哪兒呢?”面對我們的詢問,正在干活的一名工人說:“早就被加工成塑料顆粒了。”

    見此情況,陳亞利當場下令對作坊實施斷電措施,并對院內的設備及剩余的廢品塑料袋進行封存。

    又來一車紅袋子,澗河險被再染紅

    紅袋子找到了,可把這些紅袋子變紅的“顏料”又是什么物質,來自哪里,對人體有沒有毒害呢?

    詢問在場的幾名工人,大家紛紛搖頭,表示以前他們從來沒收過這種東西,就是12日下午有人送過來了一車,他們覺得可以用,就收下了。但老板是洛寧縣河底鄉(xiāng)人,這個小作坊是他租的,平時不常來,現(xiàn)在他們無法得知送貨人的信息。

    正在此時候,一輛電動三輪車出現(xiàn)在了院子門口。車上拉著的,又是一堆紅色的塑料袋!

    拉車的中年人表示,自己名叫郭德勝,是豫東人,平時靠收廢品為生。這車塑料袋,是他花20元錢從老城區(qū)邙山鎮(zhèn)中溝村收來的。

    “昨天有沒有往這里送過紅塑料袋?”面對詢問,郭德勝搖搖頭說,12日送貨的是另外一個人,自己就是聽說那個人收了紅塑料袋往這里送,覺得有錢賺,這才特地去收的。

    在市環(huán)保局監(jiān)察支隊工作人員扣押這車紅塑料袋時,市環(huán)保局副局長黃保軍不禁感慨:“幸虧被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不然今天澗河的河水還得被再染紅一次。”

    追本溯源,一化工廠進入視野

    很快,前往中溝村進行查找的工作人員傳來消息:這些塑料袋是當?shù)厝藦拿辖蚩h的一個化工廠收來的。

    11時30分,我們隨同黃保軍及市環(huán)保局監(jiān)察支隊的工作人員趕往孟津縣。

    根據(jù)群眾提供的線索,我們在孟津縣朝陽鎮(zhèn)崔溝村找到了這家化工廠。化工廠和掛著村委會牌子的兩層樓房緊鄰,兩者都大門緊鎖,門外的路面也被染紅。

    在門外喊了半天,我們始終沒有聽到應答。我們抬頭向里張望,發(fā)現(xiàn)廠中的煙囪正冒著黑煙。

    一名住在附近的韓姓村民告訴我們,這家化工廠是去年辦起來了,最近好像一直都在生產(chǎn),“晚上能聽到聲音,看到亮光”。

    雖然不知道化工廠里生產(chǎn)的是什么,但這名村民表示,每次工人從廠里出來時,大家都會被嚇一跳。“他們全身都是紅的,村里人都說他們好像在染缸里染過一樣。”他說。

    另外一名村民說,這個廠里生產(chǎn)的紅色物質染色能力非常強,把廠對面地里的小麥都染成了紅色。

    副局長躍墻而入,非法窩點呈現(xiàn)眼前

    敲了10多分鐘門,廠里一直無人應聲。

    無奈之下,黃保軍借助兩名工作人員架起的人梯,躍墻而入,將門打開。

    進入院子后,我們再次被里面的場景震住了:院子的地面、倉庫、水池、庫房,到處都是紅的。當我們推開一間鍋爐房的門時,一個紅色的人影進入視野——只見他手上、臉上都是紅色,就連鼻孔也被紅色填滿,只有一雙眼睛露出一抹亮光。

    看到我們進廠,一名中年男子走了過來。他自稱姓韓,是幫忙在這兒看廠的,并表示這個廠是去年建起來的,因為附近村民總說化工廠有污染,所以生產(chǎn)一直沒法進行。當被問及這些紅色染料的用途時,這名男子表示,這好像是一種食用染料,“蒸饃的紅點就可以用這個點”。

    經(jīng)初步估算,整個倉庫內堆放的燃料大約有二三十噸左右。

    隨后趕來的孟津縣環(huán)保局監(jiān)察大隊大隊長劉勝利說,這是一家染料加工廠。今年7月,接群眾舉報后,該局執(zhí)法人員趕到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該染料廠設備落后,在生產(chǎn)過程中未采取任何有效污染防治設施,屬國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企業(yè)。7月11日,有關部門對該廠下發(fā)了關閉通知,同時要求各部門各司職責,按照“斷水斷電、拆除設備、吊銷執(zhí)照、清除原料”的標準實施關閉,并將廢物交有資質部門處理。劉勝利說,當時廠內堆放的染料大約有兩三噸。

    隨后,劉勝利向我們出具了當時的處罰通知。

    昨日18時許,孟津縣環(huán)保局局長李遂卿表示,經(jīng)調查,崔溝村的非法化工廠主要是從山東濟南拉回大紅染料,在當?shù)剡M行分裝后冒名銷售,并將廢塑料袋出售給塑料廠,未發(fā)現(xiàn)有生產(chǎn)跡象。

    同時,孟津縣縣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得知消息后,該縣縣委、縣政府立即召開會議,明確由朝陽鎮(zhèn)政府配合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由縣工商局負責,對該企業(yè)的剩余產(chǎn)品進行查封;二是對廢塑料袋,按要求交我市有資質的廢物處置中心集中進行處置;三是公安部門介入,對企業(yè)有關人員落實控制措施。

    紅色染料無毒,紅色污水色度超標10倍以上

    污染的源頭找到了,紅色染料和污水的成分又是什么呢?

    昨日15時50分,黃保軍介紹,經(jīng)檢測,排入澗河的紅色污水不含有任何重金屬以及有機、有毒物質,但污水色度達到500,而正常污水的色度應該控制在50以內。也就是說,這種紅色污水的色度超標了10倍以上。

    而市環(huán)保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孟津非法化工廠生產(chǎn)的這種紅色染料,主要用來給煙花爆竹的外衣染色。

    此外,針對紅色污水為何會直接流入雨水管道的問題,黃保軍表示,正常情況下,污水流出后應當經(jīng)排污管網(wǎng)進入污水處理廠,經(jīng)處理后才能排出。但由于漢宮路是新修道路,各種市政管網(wǎng)建設還不配套,市政管網(wǎng)只在該路南側進行了截留。而那家加工塑料顆粒的小作坊恰好位于道路以北,所以排出的水未能進入排污管網(wǎng)。

    黃保軍同時表示,下一步,市環(huán)保局將在全市認真徹底排查“小作坊”式的污染源,杜絕此類現(xiàn)象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