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子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dōng qīng zǐ

    概述

    別名:貞實(《本經(jīng)》),爆格蚤(《分類草藥性》),白蠟樹子(《中藥形性經(jīng)驗鑒別法》),鼠梓子(《廣西中藥志》)。

    來源

    為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果實。

    植物形態(tài)

    女貞(《本經(jīng)》),又名:楨木(《山海經(jīng)》),女貞木(《典術(shù)》),冬青、蠟樹(《綱目》),小葉凍膏(《醫(yī)林纂要》),將軍樹(《臨安縣圖經(jīng)》),水蠟樹(《植物名實圖考》),水瑞香、凍青樹,大蠟葉、水楨、白蠟樹。

    常綠大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余米。

    樹皮灰色至淺灰褐色,枝條光滑,具皮孔。

    葉對生,葉柄長1~2厘米,上面有槽;葉片革質(zhì),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14厘米,寬3.5~6厘米,先端漸尖至銳尖,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密布細小的透明腺點,主脈明顯。

    圓錐花序頂生,長10~15厘米,直徑8~17厘米;總花梗長約4厘米,或無;苞片葉狀,線狀披針形,無柄,早落,小苞卵狀三角形;小花梗極短或幾無;花萼鐘狀,長約1.5毫米,4淺裂;花冠管約與裂片等長,裂片4,長方卵形,長約2毫米,白色;雄蕊2,著生于花冠管喉部,花絲細,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球形,2室,花柱圓柱狀,柱頭淺2裂。

    漿果狀核果,長橢圓形,長6~12毫米,幼時綠色,熟時藍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