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懦
qiè nuò
  • 拼 音:qiè nuò
  • 注 音:ㄑㄧㄝ ˋ ㄋㄨㄛ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釋義]
    (形)膽小怕事,多用于書面語。
    [構(gòu)成]
    并列式:怯+儒
    [例句]
    性格怯懦。(作謂語)
    [同義]
    膽怯、懦弱、軟弱
    [反義]
    大膽、勇敢

  • 近義詞

    膽小、懦夫、怯弱、軟弱、懦弱、怯生生、柔弱

  • 反義詞

    勇敢、大膽、鵰悍、剛強、剛毅、堅強

  • 英文翻譯

    1.timid and overcautious

  • 詳細(xì)解釋

    ◎ 怯懦 qiènuò
    (1) [timid and overcautious] 膽小懦弱
    灰心也故怯懦。——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2) 又
    怯儒也故茍且。
    溫順、謙恭、怯懦的人
    亦作“ 怯耎 ”。亦作“ 怯愞 ”。膽小;懦弱。《韓非子·說難》:“略事陳意則曰怯懦而不盡;慮事廣肆則曰草野而倨侮?!薄稘h書·司馬遷傳》:“僕雖怯耎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湛溺累紲之辱哉!”《隋書·段達傳》:“ 達 不能因機決勝,唯持重自守,頓兵饋糧,多無剋獲,時皆謂之為怯愞?!?宋 葉適 《梁父吟》:“余既樸陋而不能謀兮,又怯耎而畏兵?!?王蒙 《火之歌》:“他們面臨的不僅有幫派分子的破壞,還有怯懦和奴性這兩位‘虎倀’的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