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狹小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骨盆狹小gǔ pén xiá xiǎo

    疾病分類

    婦產科

    編輯本段癥狀體征

    產前骨盆測量入口徑線小,或初產婦接近預產期而兒頭不入盆。

    診斷檢查

    1.病史注意有無佝僂病、骨質軟化癥、骨關節(jié)結核、骨外傷史,經產婦尚須了解既往有無難產史、新生兒體重及出生后情況等。

    2.產前骨盆測量入口徑線小,或初產婦接近預產期而兒頭不入盆者,應作以下檢查:①測量骶恥內徑(即骨盆對角徑),應在妊娠36周以前測定(正常12.5cm)。②估計胎兒大小。③注意產婦有無懸垂腹、兒頭有無騎跨現(xiàn)象。

    3.中骨盆狹窄。直腸指診檢查坐骨棘(正常僅可觸及或不突出)、坐骨切跡寬度(骶棘韌帶,正常>2橫指即3cm)、骨盆壁內聚情況、骶骨形態(tài)(正常有中等彎度)及骶尾關節(jié)情況(正??缮曰顒?。

    4.骨盆出口徑小者,查恥骨弓角度(正常為85°)。用手拳于兩坐骨結節(jié)之間,向上推入,正常者能通過。

    5.疑傾斜骨盆者,查:①雙側外斜徑,正常相差

    6.超聲探查測量兒頭徑線及骨盆內徑線。

    7.必要時做X線骨盆測量,了解骨盆形態(tài),測量內徑;頭位時測量頭盆比例。

    治療方案

    1.骨盆各徑線明顯縮小,或有明顯畸形及頭盆不稱者,行剖宮產術。

    2.骨盆入口輕度狹小者可試產。規(guī)律宮縮開始后觀察6~8h,如產程順利、母嬰情況良好,可經陰道分娩,否則行剖宮產術。

    3.中骨盆狹窄多在產程中發(fā)現(xiàn)。如宮縮好、宮口迅速開大,但胎頭始終停留在坐骨棘水平以上,應行剖宮產術。

    4.出口橫徑<8cm,坐骨結節(jié)間徑與出口后矢狀徑之和<15cm時,不宜試產,即行剖宮產術。

    5.下列情況不予試產。①35歲以上初產婦。②頭盆顯著不稱或胎位不正。③以往有死產、剖宮產或曾試產失敗者。④切盼有子女或胎兒較大者。⑤有其他并發(fā)癥須縮短產程者。

    6.試產時注意事項有:①必須取得家屬及產婦同意,并說明可以發(fā)生的后果。②密切觀察產程進展,注意宮縮與兒頭下降、宮口擴張是否一致;如宮縮規(guī)律而胎頭無下降趨勢、或胎心有變化,或子宮出現(xiàn)壓痛,則停止試產,行剖宮產。

    保健貼士

    試產時注意:

    1、必須取得家屬及產婦同意,并說明可以發(fā)生的后果。

    2、密切觀察產程進展,注意宮縮與兒頭下降、宮口擴張是否一致;如宮縮規(guī)律而胎頭無下降趨勢、或胎心有變化,或子宮出現(xiàn)壓痛,則停止試產,行剖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