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
suī rán
  • 拼 音:suī rán
  • 注 音:ㄙㄨㄟ ㄖㄢˊ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釋義]
    (連)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應(yīng),表示承認(rèn)甲事為事實(shí),但乙事并不因?yàn)榧资露怀闪ⅰ_@件事~小,但要認(rèn)真對待,馬虎不得。
    [構(gòu)成]
    附加式

  • 近義詞

    固然

  • 反義詞

    但是、然而

  • 英文翻譯

    1.though; although

  • 詳細(xì)解釋

    ◎ 雖然 suīrán
    (1) [even if though; although]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卻”等與它呼應(yīng),表示承認(rèn)前邊的為事,但后邊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勞動(dòng)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魯迅《故鄉(xiāng)》
    (2) 雖然如此,雖是這樣;即使這樣 [even so]
    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輸》
    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戰(zhàn)國策·魏策》
    (1).即使如此。《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 ﹞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其何以報(bào)君?’曰:‘雖然,何以報(bào)我?’”《孟子·公孫丑下》:“夫出 晝 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歸志焉。予雖然,豈舍王哉!” 宋 葉適 《績溪縣新開塘記》:“﹝人﹞皆欲為樂歲。人之愿雖然,而人之事不能盡然也?!?清 惲敬 《與福子申書》:“ 粵 東官事如焦原火發(fā),非一手所能撲,漏防雨潰,非一簣所能障。雖然,天下事皆天下人為之,非仁弟之望而誰望耶?”
    (2).猶即使。 唐 于鵠 《題鄰居》詩:“雖然在城市,還得似樵漁?!薄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十:“雖然罪不及孥,只是我死之后,無路可投,作婢作奴,定然不免!” 劉半農(nóng) 《盡管是……》詩:“我雖然天天看見她,卻還是至今不相識。” 老舍 《微神》:“可是她還笑得很好看,雖然一點(diǎn)活潑的氣象也沒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