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淹沒在電磁海洋:輻射頻率高進入大腦深度淺
電磁波過敏癥-簡介
電磁波過敏癥是一種長期暴露在電磁波環(huán)境中所造成的生理失調疾病,會有神經與過敏的癥狀。但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電磁波過敏癥根本不存在,這只是一種心理疾病。
電磁波過敏癥-癥狀表現
其癥狀包含頭痛、臉腫脹、眼睛灼熱、頭暈、嘔吐、皮膚疹、身體虛弱、關節(jié)疼痛、肌肉疼痛、耳鳴、疲勞、下腹收縮痛、心律不整、心臟跳動不規(guī)則、呼吸困難、有些個案甚至出現中風、沮喪、慌張、精神無法集中、平衡感失調、肌肉抽筋、記憶力減退、淺眠等癥狀,重者會破壞免疫系統(tǒng),增加致癌的機率。
電磁波過敏癥-危害認定
電磁場(EMF)無處不在,我們的身體始終暴露在各種電磁場中,但其中的大多數都屬于極低頻輻射(ELF,來自于家用電器、輸電線路等)和無線電射頻(RF,來自手機、無繩電話、通訊天線和電視信號轉播塔等)。甚至連人類的身體本身也會產生微弱的電磁場,比如由大腦和心臟活動所產生的電刺激。
電離輻射——來自于X光、CT斷層掃描和原子彈——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損傷,它們通常都會被劃歸到致癌物中。但極低頻輻射和無線電射頻屬于不會致癌的輻射,一般認為它們對人體幾乎是完全無害的。因為非電離輻射的能量不足以破壞分子鍵,所以不會直接造成可能引發(fā)疾病的細胞損傷。但這種輻射隨處都有。
大多數科學家都認同,像電磁波過敏癥這樣的病癥根本不會存在,他們說,因為引發(fā)這種病癥的電磁場都很弱,并不足以造成健康影響。來自手機的非電離輻射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已知的影響。事實上,非電離輻射所能造成的一個得到普遍認同的影響就是可能會讓靠近它的組織輕微發(fā)熱。美國聯(lián)邦通訊委員會制定了手機電磁輻射的限定標準——稱為比吸收率,縮寫為SAR——只要低于這個限額就不會出現明顯的發(fā)熱情況。按照很多研究人員的分析,象很多電磁波過敏癥患者所出現的癥狀,其實可能是由診斷失誤,或者是由他們的心理作用造成的。一些專家說,像電磁波過敏癥患者這樣的人可能同時患有心理疾病,或者是一種“反安慰劑效應”的表現,也就是說你覺得有些東西會讓你生病,結果你就真的生病了。2009年發(fā)表在《生物電磁學》期刊上的一項檢查結果指出,現在還沒有證據能表明患過敏癥的人對電磁場具有強于常人的感知力,但研究卻在同一組人群中發(fā)現了存在反安慰劑效應的證據。
手機產業(yè)對于這項研究的態(tài)度十分明確?!巴ㄟ^深入細致的檢查得到的科學證據強有力地證明:無線設備不會造成公共衛(wèi)生安全隱患?!盋TIA-無線聯(lián)盟負責公共事務的副主席約翰?沃斯說,該機構是代表無線通訊行業(yè)的國際組織?!岸?,現在沒有任何作用原理能夠證明,符合FCC頒布的電磁輻射標準的設備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卑绹称放c藥品管理局、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美國癌癥協(xié)會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內的眾多主要研究機構也都認同這種觀點。(不過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認為,關于無線設備造成健康影響的評定應該隨無線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持續(xù)進行。)
沃斯還指出,來自癌癥登記機構的統(tǒng)計數據——比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所進行的《監(jiān)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計劃的數據庫——也表明,從20世紀初至今,腦癌的發(fā)病率并沒有出現上漲。在丹麥、芬蘭、挪威和瑞典這些比美國更早開始廣泛使用手機的國家,腦癌的發(fā)病率從上世紀70年代到本世紀10年代初期也都保持平穩(wěn)。如果說手機有可能引發(fā)腦癌,那么發(fā)病率就應該會出現相應的增加才對?!叭绻憧催^所有的生物學和實驗研究就會發(fā)現,”沃斯說,“大量的證據都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手機與健康損傷之間沒有任何聯(lián)系?!?/p>
電磁波過敏癥-享受福利
瑞典是世界上惟一一個將電磁波過敏癥認定為身體功能缺陷的國家,而賽格貝克的遭遇對于這項政策的制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瑞典的電磁波過敏癥患者——根據政府的官方統(tǒng)計,約占其全國人口的3%,大約是25萬人——能夠獲得和盲人、聾人一樣的特權和社會福利待遇。在有必要的情況下,當地政府還會出資為被診斷為電磁波過敏癥的患者的住宅做電子“消毒”,幫助他們安裝金屬電磁屏蔽設施。
電磁波過敏癥-事例
賽格貝克曾經是一名出色的電信工程師。他在瑞典電信巨頭愛立信下屬的Ellemtel公司工作了20多年,負責領導一個工程小組設計通訊系統(tǒng)樣機里使用的高級集成電路。他工作時使用的一直都是當時最新、最先進的電腦和通信設備,其中的很多東西都是只有愛立信公司和瑞典軍方才能得到的。但長期從事這項工作對他造成的影響是,他的身體接受了過多的非電離輻射,它們來自電腦、熒光燈和安裝在他的窗外的無線通訊天線。
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也就是他開始從事電訊研究工作10年后,他發(fā)現到了最初的癥狀——頭暈、惡心、頭疼,還有皮膚的灼熱感和紅斑。在他的小組的20多名成員中,除了兩個人之外的所有人都報告了相同的癥狀,他說,不過他是當時反應最強烈的一個。他的電磁過敏癥持續(xù)惡化,他說,現在即使是低空飛行的飛機上的雷達,也會對他的身體產生影響。賽格貝克相信,是他辦公室中強烈的電磁風暴和可能是從全新的計算機中散發(fā)出來的有毒氣味的綜合作用造成了這種情況。
公司為受影響最嚴重的員工開辟了新的工作場所,在這個全屏蔽的房間中有大約六七個人。另一些人更換了其他的電腦工作站,還有一些人被要求減少在電腦屏幕前工作的時間。
賽格貝克當時是該公司設計團隊中最關鍵的成員,為了讓他留在工作崗位上,愛立信公司做了很多努力。上世紀90年代初,公司在他家的臥室和書房周圍都安裝了金屬屏蔽層,讓他在睡覺和工作的時候可以不暴露在輻射之中。為了讓他能出門,醫(yī)療機構還為賽格貝克提供了一套抗電磁輻射服,這通常是那些在距離電訊發(fā)射塔和高壓電線很近的地方工作的工程師的裝備。公司甚至還特意為他改裝了一輛沃爾沃轎車,以便他安全地上下班。不過,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手機信號發(fā)射塔開始遍布斯德哥爾摩各地的時候,他就不再去上班、被迫退隱山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