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栗子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shí lì zǐ

    簡介

    異名:海胡桃(《桂海虞衡志》),黑桐油(《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大棘科植物石栗的種子。

    植物形態(tài):

    石栗(《南方草木狀》),又名:燭果樹。

    常綠喬木,高達(dá)13米;幼嫩部和花序均被星狀短柔毛。單葉互生,卵形至闊披針形,長10~20厘米,基部短尖至心形,先端漸尖,老葉上面無毛,下面被銹色星狀柔毛,全緣或3~5裂;葉柄長6~12厘米,先端有淡紅色無柄的小腺體20花單性,雌雄同株;圓錐花序頂生,長10~15厘米,被柔毛;花小,白色,長6~8毫米;雄花的花萼近球形,被茸毛,3裂,長約3毫米,花瓣5,倒卵狀披針形,雄蕊15~20,生于被毛、隆起的花托上,最外5枚雄蕊與花瓣對生,與花盤的5個腺體互生;雌花的花被與雄花同,花盤的腺體5,極微小,子房每室有胚珠1枚,花柱2裂。核果肉質(zhì),卵形或球形,直徑約5厘米;有種子1~2?;ㄆ?~7月。果期9~11月。

    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葉(石栗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秋季桌熟時采收,取出種子曬干。

    藥材

    干燥種子,外有硬殼,呈不規(guī)則的扁圓形,徑約2~3厘米,先端凸起稍尖,外表有黃白色白膜。除去薄膜,顯出黃綠色或棕褐色之木質(zhì)堅硬種皮。表面凹凸不平,有譜莨擔(dān)?姑嬗忻饗緣鬧制輳?旨姑饗曰蚰:??制ず裨?毫米,內(nèi)有白色種仁,極富油質(zhì),味甘而油膩。以個大、飽滿為佳。

    產(chǎn)于廣東、廣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