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
hé shì
  • 拼 音:hé shì
  • 注 音:ㄏㄜˊ ㄕㄧ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 楚 人 卞和 (又稱 和氏 )得玉璞于 楚 山中,奉而獻(xiàn)之 厲王 和 武王 。使玉工辨認(rèn)之,均曰:“石也?!币哉N欺罪,被刖去兩足。后又獻(xiàn)之 楚文王 ,使玉工理之,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后以“和氏”指識(shí)才之士。 晉 葛洪 《抱樸子·塞難》:“夫見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 和氏 而后識(shí)焉?!?br>(2).指懷才不遇之人。 唐 劉得仁 《送友人下第歸省》詩:“莫將 和氏 淚,滴著 老萊 衣。”
    (3).借指美玉。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晁采琬琰,和氏出焉。” 漢 揚(yáng)雄 《甘泉賦》:“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眳⒁姟?和氏璧 ”。
    即 和氏 ?!秴问洗呵铩ぎ悓殹罚骸耙?龢氏 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薄稘h書·敘傳上》:“賓又不聞 龢氏 之璧韞於 荊 石, 隨侯 之珠藏於蜯蛤虖?”參見“ 和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