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
xī ān shì biàn
  • 拼 音:xī ān shì biàn
  • 注 音:ㄒㄧ ㄢ ㄕㄧˋ ㄅㄧㄢ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 西安事變 Xī’ān Shìbiàn
    [Xi'an Incident] 亦稱“雙十二事變”。1936 年 12 月 12 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為逼蔣聯(lián)共抗日而拘捕蔣介石,實行的一次“兵諫”

  • 英文翻譯

    1.the Xi'an Incident (which occurred in Xi'an on December 12, 1936, when Zhang Xueliang and Yang Hucheng, the Kuomintang generals influenc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policy of an anti-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ront, imprisoned Chiang Kai-shek and demanded that he cease the civil war and unite with the Communist Party to fight the Japanese invaders)

  • 詳細解釋

    亦稱“雙十二事變”。1936年,日本帝國主義不斷擴大對中國的侵略,蔣介石堅持不抵抗政策,繼續(xù)進行內(nèi)戰(zhàn)。被蔣調(diào)到陜甘一帶進攻紅軍的以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軍和以楊虎城為首的十七路軍認識到“剿共”沒有出路,與紅軍實現(xiàn)了停戰(zhàn),并要求蔣聯(lián)共抗日。同年12月4日,蔣到西安督戰(zhàn)。張、楊在向蔣屢次進諫無效后決定“兵諫”,于12日發(fā)動了西安事變,在臨潼華清池扣留蔣介石,并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國民政府、停止內(nèi)戰(zhàn)、共同抗日等八項主張。16日,中國共產(chǎn)黨應張、楊電請,派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到西安調(diào)停,爭取蔣介石抗日。經(jīng)過周恩來等多方面的耐心工作,迫使蔣于24日接受停止“剿共”、聯(lián)合紅軍抗日等條件。25日,蔣在張學良陪同下被釋放回南京。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對推動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和全國抗日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