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司馬遷大典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祭司馬遷大典 -司馬遷介紹

    司馬遷,字子長,陜西韓城人,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學(xué)家,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成就《史記》——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郭沫若評價他為“功業(yè)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司馬遷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其所撰《史記》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活動

    2011年3月27日,辛卯年民祭“史圣”大典在司馬遷故里陜西韓城舉行。與每年清明節(jié)各地舉行的各種公祭儀式不同,此次祭祀是一次民祭活動,活動現(xiàn)場的群眾都是由韓城周邊地區(qū)或西安市自發(fā)前來,且民祭活動較之公祭活動顯得熱烈淳樸。

    27日上午10點,祭祀儀式正式開始,韓城群眾按照當(dāng)?shù)貍鹘y(tǒng),將四個一米高的大花饃作為祭品獻給了史圣,同時敬獻給史圣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網(wǎng)友的一幅寬90公分,長20.11米,簽有上萬人名字的“史記韓城·風(fēng)追司馬”長卷。

    以《史記》的記載為主題的大型史記文化浮雕長廊于2012年正式啟動,歷時2年完成的長廊將在黃河邊“復(fù)活”中國古代的眾多歷史人物與事件。

    “史記長廊”巨型浮雕在司馬遷祠至韓城市的臺垣地,包括司馬遷浮雕和皇帝浮雕。浮雕綿延11公里,高70米,將是世界最大黃土浮雕長廊。浮雕沿途按照《史記》的章節(jié)進行分類表現(xiàn),屆時游客可以在黃河岸邊欣賞到國會山的《史記》版本,震撼地享受歷史文化藝術(shù)的濃郁氣息,感受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結(ji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