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蟲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米蟲原指大米里的蛀蟲,后被引申為一天無所事事,只知道依靠父母的人。由于網(wǎng)絡(luò)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批以搶注域名發(fā)財?shù)娜?,為人們稱為網(wǎng)絡(luò)米蟲。

    米蟲-動物

    玉米象

    中國南方人以吃大米為主,因南方氣溫高而很容易生蟲。家里的大米每年7、8月盛夏季節(jié),在家中的米缸里常出現(xiàn)芝麻粒大小的米蛀蟲。如果仔細看看這些米蛀蟲,就可見到小蟲身體很堅硬,圓筒形,棕紅色。在放大鏡下看,它在頭部前面長了個與大象鼻子一模一樣的喙。因此,又稱它是象鼻蟲。米蟲里的象鼻蟲有兩種:玉米象與米象。這兩種蟲喜歡往角落里躲藏。所以在米的表層人們一般不易發(fā)覺它。它們的成蟲有裝死性,一碰就裝死不動。成蟲食性較廣,谷類、薯類以及干果、藥材等都吃。它們的幼蟲乳白色、柔軟、身體肥大,喜歡蛀食米粒[1]。

    防治

    1、在涼臺或閑置的房間內(nèi),把生蟲的米連袋一起放在一密封性好的塑料袋中,即熏蒸袋,再在熏蒸袋內(nèi)放一只杯或婉,內(nèi)放50克食醋;如果糧食不超過500千克,就將磷化鋅一克用紙包好投入裝醋的杯或碗中,無須攪動,立即密封熏蒸袋口。密封5—10天,便可將里面的害蟲全部殺死。之后散氣2—3天,取出醋水和殘渣理掉。

    2、可以將生蟲大米放在陰涼通風處,讓蟲子慢慢爬出,然后放一點八角茴香。

    米蟲-社會現(xiàn)象

    “米蟲”也就是常說的“寄生蟲”的意思,是對那些不獨立,不上進,終日無所事事,只知道依靠父母生活的成年人一種鄙視稱呼。

    米蟲-網(wǎng)絡(luò)

    米蟲在網(wǎng)絡(luò)上是指專門盯住知名企業(yè)、名人等域名進行搶注的人,又被稱為“域名蟲”。有的“米蟲”僅花費幾十元的注冊費,而域名可賣上千元甚至幾十萬元。

    成本分析

    注冊費:每個域名每年注冊費為50元~150元,每年均需要續(xù)費。

    維護費:如將域名建成網(wǎng)站,便于購買者與自己聯(lián)系,每年花費100元~300元租金,每年須續(xù)費。

    收益:風險較大,如果域名剛好是某企業(yè)需要的,售價500元到上萬元不等,特別好的域名可能賣價上十萬元;但如果域名無人問津,必須花錢續(xù)費,否則會被取締,以前繳納的費用也不能收回。

    風險

    首先,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08年底,中國的域名總量達到1680多萬個,而可用的域名資源幾乎無法統(tǒng)計,因為英文字母加上數(shù)字的組合方式實在是太多了,而域名的后綴又在不斷增加和擴展。

    其次,好東西越來越少了。按照記憶難易程度和輸入習慣來看,字母越少的域名,大家記得越牢,也越愿意使用,但這樣的域名現(xiàn)在幾乎已經(jīng)找不到了。

    第三,從全球范圍來看,沒有多少公司愿意像谷歌公司一樣花費天價收購域名。

    搶注一個域名,然后賣出天價,一夜暴富,從概率上來講,類似于買彩票中大獎。

    網(wǎng)友評議

    斗痘痘:我不得不說,炒域名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要是在三五年前,完全可以注冊到滿意的域名,這樣才有資本與企業(yè)討價還價。

    安東尼奧:域名搶注跟搶注商標一樣都是投機行為,近年來因個人搶注知名商標而產(chǎn)生的糾紛已經(jīng)很多了,新修改的商標法征求意見稿就說了,對社會大眾廣為熟知的域名也應該向知名商標一樣進行保護,惡意搶注應不予注冊……萬一哪天搶注域名非法了,那他手上的域名還能賣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