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
kūn qǔ
  • 拼 音:kūn qǔ
  • 注 音:ㄎㄨㄣ ㄑㄩˇ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 昆曲 kūnqǔ
    [Kunqu opera] 流行于中國江蘇南部(南昆)及北京、河北(北昆)等地的劇種,用昆腔演唱

  • 英文翻譯

    1.Kunqu opera

  • 詳細解釋

    亦稱“ 崑山曲 ”。即昆腔。 清 趙翼 《風氣》詩:“崑曲更絃索,京靴走里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張貢士》:“忽見心頭有小人出,長僅半尺;道冠儒服,作俳優(yōu)狀。唱崑山曲,音調清徹。”《乘龍佳話序》:“自有京調梆子腔,而崑曲不興,大雅淪亡,正聲寥寂?!眳⒁姟?崑腔 ”。
    (1).指昆劇。詳該條。
    (2).指昆腔。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二:“ 張季鸞 似乎也很得意,他還大聲地哼出了他最得意的昆曲。” 冰心 《冬兒姑娘·我們太太的客廳》:“吹笛子的 楊先生 來了,問小姐今晚上還練習不練習昆曲?!眳⒁姟?昆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