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一代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港生一代 - 解釋

    港生一代指自2001年以來,內地夫婦在香港產下并自動獲得港人身份的新香港人。在學理上,香港學者稱之為“TYPE Ⅱ Babies”,以此區(qū)別于傳統(tǒng)內地香港配偶所生的孩子。

    歷史發(fā)展

    港生一代,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那年,香港高等法院和終審法院相繼裁定,1997年在香港出生、但父母皆為內地人的莊豐源勝訴,這從法律層面讓港生的身份得到認同;而2003年港澳自由行,更是從心理和地理上,為赴港生子的內地夫婦打開了一扇大門。

    從2001年620人到2008年25000人,40倍增速的背后,見證了內地夫婦們的瘋狂,而港生們也因此成為香港人口增長的主力。

    10年,從BB到小學生,依舊生活在內地的港生們,注定成為香港“特殊的一代”。在他父母編織的“香港夢”中,這些孩子們正要或將要面臨教育、醫(yī)療,甚至身份認同等問題,而身份附加的利益,更多時候成為可望不可及的“水中月”。

    這個正在膨脹的人群,讓香港的衛(wèi)生、教育、房屋署等部門,不得不估量,乃至計劃應對這些孩子在香港的未來。一名教育者說,“我不知道他們什么時候會來……但現在是時候準備面對他們了?!?/p>

    在香港,“兩文三語(中文、英文書寫;粵語、英語、普通話口語)”是1997年回歸后語文教學的目標,學校要刻意培養(yǎng)學生的普通話能力,但鳳溪一小有超過一半的學生來自香港境外,尤其是深圳地區(qū),于是老師們從一年級開始,就要面對粵語、普通話和各地方言的“多聲道”局面。

    早在1980年代,在香港新界北部,這樣的學生已經陸續(xù)增多,他們有的來自父母北上工作、置業(yè)的家庭,有的是新來港的配偶移民。但是,從2001年開始,一個迅速成長的群體正強勢地出現,他們被稱為“港生一代”——父母均來自內地,他們自2001年以來在香港出生并自動獲得港人身份。有香港學者將他們稱為“TYPE Ⅱ Babies”,以此與傳統(tǒng)的內地背景新港人(一般指中港配偶生下的孩子)相區(qū)別。

    一個數據,佐證了這個群體的膨脹速度。據香港媒體報道,2008年香港新生嬰兒多達7萬多人,其中25000名是內地婦女來香港所生。而2001年,這個數字僅僅為620名。

    產生影響

    通過對“港生一代”以及中介組織的正式訪問,《南都周刊》發(fā)現,當初主要來自華南、以超生為主要目的、被認為是較低教育與收入水平的赴港生子群體,正向全國化、高階層的方向發(fā)展,其目的更注重香港的教育和護照。而中介們多年的推銷不但讓“到香港生寶寶”從超生口號變成了中產時尚,還推動著都市人自行計算著遠比投奔京廣上高房價更美好的“香港夢”——譬如,在700萬人的香港競爭多家世界一流大學的學位,比在內地與13億人血拼北大清華要容易得多。

    10年的時間,讓“港生一代”正成為特殊的一代,在他們出生,就已經對深港兩地的中介服務、醫(yī)療和房地產等行業(yè)帶來了或短或長的刺激。

    但至今,還沒有機構對這批新香港人自出生后對香港的社會和經濟影響做出過調查或者預測。不過,從衛(wèi)生、教育到房屋、福利,香港政府各個部門和孩子們的父母都正在估量,乃至計劃應對這些孩子在香港的未來。

    出生攻略

    赴港產子需要辦理的手續(xù)頗多,如果費用足夠,當然可以選擇省心省事的中介服務。如果沒有,就需親力親為,但由于環(huán)境陌生、時間緊湊,對于大腹便便的內地孕婦們來說,這仍然是一件有一定風險的事情。

    預 約

    第一步 內地孕婦辦理《往來港澳通行證》。

    第二步 在醫(yī)院網站里找到聯(lián)系方式,直接打電話過去預約即可。

    TIPS

    1、最好先到內地醫(yī)院檢查確定懷孕,香港政府規(guī)定28 周后沒有得到預約信的孕婦不能過關,一般懷孕5、6 個月時最合適預約。

    2、香港醫(yī)生和醫(yī)院不屬于行政隸屬關系,在醫(yī)院生產需由醫(yī)生推薦,所以在打預約電話時,務必要確定好預約時間。

    產 檢

    第一步 在預約好的當天,帶上內地產檢報告、《港澳通行證》和至少存有4.3 萬元的銀聯(lián)卡。

    第二步 產檢要先拿號,接下來填寫材料,護士做一些簡單的檢查。

    第三步 在約好的時間到醫(yī)生診室,醫(yī)生大概會進行半個小時的產檢。

    第四步 如果血液檢查沒問題,就可以拿賬單去繳費和交按金。產檢費用,每個醫(yī)院有各自的標準。內地孕婦需要繳4 萬元(公立醫(yī)院3.9萬元)的按金。

    第五步 繳完費后,就可以拿到預約證明、與產子相關的法律文件、指南和產檢資料。

    TIPS

    1、香港一般醫(yī)院規(guī)定要進行兩次產檢,但像浸會醫(yī)院等特地照顧內地孕婦產檢一次就行。

    2、在香港醫(yī)院產檢時,可以向醫(yī)生詢問肚子里寶寶的性別。

    待 產

    第一步 費用充足的孕婦,出于安全考慮可以提前一兩周到香港待產。

    第二步 待產時間長,要申請延期居留。孕婦帶著醫(yī)生開的介紹信,到位于灣仔的香港出入境事務署填寫相關表格,交完表格等待兩個小時左右,孕婦會被帶到辦公室和一位警官面談。面談結束,再到大樓窗口交160 元,并領取延期居留證。

    TIPS

    1、既經濟又衛(wèi)生的家庭旅館,比如亞諧老街的先達廣場與山東街的榮華大廈一帶的家庭旅館,就有很多內地孕婦光顧。

    2、出現緊急情況的孕婦,可直接打車去口岸,同時撥打香港的999 緊急電話預約救護車在香港口岸等候。一般晚上會選擇24 小時通關的皇崗口岸。一些預約好的中港牌車輛,可免通關手續(xù)直接開到預約的醫(yī)院。

    分 娩

    第一步 懷孕36 周后,孕婦們通常會按香港醫(yī)生要求,在內地醫(yī)院做一次B 超確認胎兒羊水和胎盤的情況,并把結果發(fā)給香港醫(yī)生,香港醫(yī)生根據情況安排分娩日期和預留床位。

    第二步 分娩過程全程有護理人員陪伴,香港醫(yī)院是母嬰不同室的,寶寶生下來會直接推到專門的育嬰室,護士會先給寶寶喂奶粉。第二天,母親可以下床后才給寶寶喂母乳。

    TIPS

    1、寶寶要用的衣服、包被、帽子、鞋子、奶瓶和尿布,以及產婦出院要穿的外套、帽子和生活用品等,要裝好待產包隨時待用。

    2、香港醫(yī)院房費大約是標準間(7-12 人)每晚450 元, 兩人間約1000 元, 單間約2500 元,晚上8 點后入院可以免去當晚房費。

    3、選擇何種產科服務類型因人而異,套餐一般是5 天4 夜,恢復快的可選擇單項服務,這樣提前一天出院就能省下幾千元。

    4、生產時,丈夫選擇進去陪同需另付費,標準房的陪產費是980 元。

    5、寶寶剛生下來時,都會在溫箱里面觀察4 個小時,如果寶寶有異常,哪怕是很輕微的,香港醫(yī)生從謹慎的角度都會給予最保守的治療和觀察,這項服務需要多準備9800 元。

    辦 證

    第一步 首先要辦的是出世紙。辦理出世紙之前要注意醫(yī)院提醒的辦理時間,還要提前打香港出入境管理署預約電話25980888 預約。不需要帶上寶寶, 領取出世紙需付費140 元一份。通常會多領取一兩份,因為補領需要680 元查詢費。

    第二步 辦理回港證?;馗圩C必須有兩張寶寶睜眼睛的證件照,同時寶寶本人必須到場。

    第三步 拿著出世紙、回港證和父母的身份證、結婚證和戶口本去旺角地鐵站E2 出口的中國旅行社即可辦理回鄉(xiāng)證?;剜l(xiāng)證事實上需要辦理兩個證:一個快證(臨時的,隔天可取,3 個月一次有效)和一個慢證(20 天取,3 年多次有效)。兩個證的有效期只有3 年,費用820 元。

    TIPS

    1、辦理嬰兒出世紙(出生證)、回港證、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回鄉(xiāng)證),要按順序進行,不可以打亂次序。

    2、辦理回鄉(xiāng)證,最好網上預約。中國旅行社每天600 個籌很快發(fā)完,網上預約主要是保證籌碼有效,但是去那邊以后都要排隊領籌。

    3、也可以委托中介領齊三證,費用400 元—500 元不等,領齊護照和身份證要700 元。

    4、產婦怕風,中港車過關不用下車,因此產婦租中港車業(yè)務也很普遍,從香港到深圳600 元,拼車的話只有700 元。

    十年發(fā)展

    香港醫(yī)管局宣布,重新開放非本地孕婦預約服務。當月,內地孕婦就在香港公立醫(yī)院產下了850名嬰兒,超出2001年全年數字。

    特區(qū)政府統(tǒng)計處的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01年父母皆為內地居民的港產嬰兒只有 620人,此后這一數字幾乎連年翻倍增長:2004年4102人,2005年9273人,2006年16044人,2007年18816人,2009年 29766人。與此相對照的是,2009年全港新生嬰82147人,如果加上父親為港人及其他情況,內地孕婦產下的嬰兒在當年香港新生嬰兒中的比例已經超過45%。如果從有數據可查的1998年算起,十幾年來“港生一代”更是超過10萬人。

    “港生一代”逐漸長大,直接帶來的就是跨境學生人數年年遞增,在交通、安全等方面,給兩地政府都帶來了不少壓力。根據特區(qū)政府教育局的統(tǒng)計,2009年9月,香港中小學共有8038名內地跨境生。每天花費數小時往返香港與內地,給這些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都造成了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