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ì jiǎ yè bīng

棄甲曳兵

  • 拼 音:qì jiǎ yè bīng
  •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li>
棄甲曳兵的意思:丟掉盔甲,拖著武器。形容打敗仗狼狽逃跑的樣子。
  • 典故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p>

  • 近義詞

    抱頭鼠竄、丟盔棄甲

  • 反義詞

    馬到成功、所向披靡

  • 英文翻譯

    throw away their armour and trail their weapons behind them

  •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丟掉盔甲,拖著武器。形容打敗仗狼狽逃跑的樣子。
    成語舉例:殺得冷軍左支右絀,只好棄甲曳兵,敗陣下去。(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二十八回)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狀語、補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聯(lián)合式
    產(chǎn)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曳,不能讀作“xiè”。
    成語辨形:曳,不能寫作“戈”。

  • 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期,梁惠王向孟子請教人口不增長的原因,孟子說:“你是關心百姓的疾苦,但你喜歡打仗,不少百姓死于戰(zhàn)爭。在戰(zhàn)場上他們只好棄甲曳兵了。打比方說戰(zhàn)爭中潛逃50步的士兵譏笑逃100步的士兵,逃跑的本質是一樣的?!绷夯萃鯖Q心停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