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百家姓
歸(guī)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姬姓,為黃帝后裔,屬于以國名為氏。相傳黃帝在即天子位之前,曾在歸藏國當部落首領(今湖北秭歸),即大位后,留下一子繼任為歸藏君。
其后,黃帝之后代歸藏君世守歸藏國,遂以“歸藏”國名為姓氏,稱歸藏氏,后逐漸又省文簡改分衍為單姓歸氏、藏氏,世代相傳至今,皆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于歸姓,出自春秋時胡子國國姓,屬于以國姓為氏。歸姓,則起源于堯舜時代的后夔的后裔子孫,在舜帝時期為樂正,是掌樂之官。歸姓歷史古老,被史家稱為歸夷,屬于東夷集團一支。歸姓部落原居于河南商丘一帶地區(qū),后來遭到商王武丁的討伐,被迫四處播遷。除一部分留居中原地區(qū)建立了歸國之外(今湖北秭歸),大部分歸姓族人不愿臣服于商王朝,因而整族向南遷移。其中一支歸族人遷居于穎州汝陰胡地(今安徽阜陽),在斯地建立起胡國。西周初期,歸姓胡國沒有參與紂王之子武庚祿父以及管叔、蔡叔等的叛亂,因此被周公旦敕封為子爵,因稱胡子國。這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記載得也很清楚:“胡子國,歸氏。”春秋時期,歸姓胡子國傳至君主歸豹,在周敬王姬丐二十六年(楚昭王熊壬二十二年,公元前494年),被強大的楚國軍隊所滅,這在史書《春秋·定公十五年》中記載:“楚滅胡,以胡子豹歸是也。”楚昭王在滅了歸姓胡子國之后,又在汝陰西北建立了胡城,以百越族之貀國的王族后代為國君,稱貀歸,其國仍稱胡子國,轄地仍在今安徽阜陽地區(qū),即故歸姓胡子國之境。
此后,在故歸姓胡國的貴族子孫與貀姓胡國之貴族子孫以及國民中,皆有以原歸姓胡子國之國姓為姓氏者,稱歸氏,世代相傳至今。
歸氏或是一個典型的古老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shù)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五百八十八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七十一位門閥,望族出京兆。歸姓在大陸和臺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歸氏源出姬姓,相傳黃帝為皇帝之前,曾被封在歸藏國(今湖北省秭歸縣),后來又改封在有熊國。而黃帝有一些子孫卻仍留在歸藏國,他們就以“歸藏”國名為姓,后逐漸又簡化成了“歸”單字,稱為歸氏。另一支歸姓來源于春秋時代的胡子國(今安徽省埠陽市),國姓就是歸氏,雖然后來胡子國被楚國并去后,一些國人為了紀念胡子國,仍以國姓為姓氏,稱為歸氏。據(jù)《通志·氏族略》載:“左傳,胡子國,姓歸,為楚所滅,后以為氏。”歸姓望出京兆郡(漢武帝太初元年設京兆郡,下轄十二縣。三國時魏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大約在今天的陜西省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的地方)。
今河南省的鄭州市、南陽市新野縣,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欽州市欽北區(qū)、南寧市武鳴縣,廣東省的廣州市,江蘇省的蘇州市、常熟市,浙江省的湖州市德清縣、海寧市,上海市嘉定區(qū),陜西省的乾縣,臺灣省等地,均有歸氏族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