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百家姓杜姓專欄主要介紹杜姓的起源知識及由來歷史資料,以及推薦多個好聽的杜姓男孩/女孩名字。
  • 杜姓來源
    杜姓起源
    杜姓起源有三
    一、出自祁姓,為帝堯裔孫劉累之后,以國為氏,始祖杜伯。
    黃帝姓姬,其后,他的25個兒子又形成14個姓氏。堯除承繼祖輩姬姓外,又因其母慶都(居于今河南淮陽市的有鋒氏族部落之女)在祁地伊長孺家生下他,故又以地名“祁”為姓。中國古史傳說時代的“帝”都有稱號,如炎帝神農(nóng)氏、黃帝軒轅氏等。堯的氏族部落善于農(nóng)耕和燒制陶器,又曾以唐(今河北唐縣)、陶(今山東定陶縣)地為部落居住地,遂被人們尊稱為陶唐氏,故有帝堯陶唐氏之稱號,亦單稱為“唐堯”。
    姬姓(或祁姓)堯的氏族部落在遷徙中不斷發(fā)展,活動范圍不出今河南、山東、河北及山西。其部落中有不少氏族,活動地域亦較多,地名隨族遷移,形成河北“唐”地名,山西的“唐城”、“北唐”、“南唐”、“西唐”、“東唐”,以及山東的“陶”地、山西的“陶城”等。他被眾部落首領(lǐng)推舉為“帝”后,定都于平陽 (今山西臨汾市)。帝堯聰明通達(dá),善于團結(jié)天下各部落,又帶領(lǐng)百姓從事原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從事制陶器和貨物交換,掌握天氣變化和春夏秋冬時令,又不誤農(nóng)時地勸民播種、收割,使百姓安居樂業(yè),和睦相處,“合和萬國”。帝堯又信任和重用華夏、東夷的部落首領(lǐng),帶領(lǐng)百姓導(dǎo)河治洪水,平水土,威望大增,被尊為“文祖”。正因為如此,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建立后,禹王又封帝堯的后裔于唐(今山西翼城縣西20里的故唐城),稱唐國。徐才宗《國都城記》說:“唐國,帝堯之裔子所封。其北,帝夏禹都,漢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有晉水。”禹初都于今山西臨汾市,不久,又遷都于今山西夏縣,再遷于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鎮(zhèn)。他封堯的后裔于晉南,一是說明對帝堯的尊奉,二是說明對堯、舜故都地區(qū)的重視。“晉南有汾水,堯舜禹為都”,就反映了晉南在古代社會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姬姓唐國傳到夏朝中期后衰落,余民中的一支渡過黃河,定居于今河南魯山縣的劉村,更姓劉氏。其后,劉氏人又建立弱小的劉國。劉國貴族劉累被夏王孔甲(都于今河南偃師市二里頭)任命為馴養(yǎng)龍的官員。因他曾從師于豢龍氏,故孔甲封劉累為“御龍氏”。龍本是炎黃以來華夏族的圖騰崇拜物,被崇奉為“神龍”,神圣不可侵犯。但孔甲昏暴,卻以死去的雌龍(母龍)肉食之,味美無窮。他又令劉累另外尋找雌龍馴養(yǎng),供其食用,劉累知難以找到,必被孔甲處死,便悄悄逃回劉國。夏王孔甲怒,滅其祖先的姬姓唐國,余眾四散,一支余眾乘夏末之亂,在今山西太原復(fù)建立弱小的北唐國,以與翼城故唐國相區(qū)別。
    公元前1600年成湯建立商王朝后,都于西亳(音博b。,今河南偃師)。魯山的劉國(劉累后裔)、太原的北唐國及翼城等地的姬姓唐民,因仇視夏王朝,所以在成湯滅夏時,均紛紛歸服于成湯。史書記載,夏王桀被商軍打敗后退守于鳴條(今山西夏縣故夏邑城),商軍追擊并包圍了夏墟,故唐國余眾做內(nèi)應(yīng),助商湯軍攻克夏墟,囚禁夏王桀,立下功勞。因而商王湯又恢復(fù)了在今山西翼城西的姬姓唐國,稱“南唐”。商王湯又滅親夏王室的韋(亦稱豕韋,彭祖后裔)國,封劉累的后裔于韋,恢復(fù)其祖姓姬或祁,仍稱韋(或豕韋)國(在今河南滑縣東南 50里廢滑城,今名妹村)。
    韋國、南唐、北唐忠于商王室,關(guān)系密切。尤其是商王盤庚遷都殷(今河南安陽市)而更名殷朝后,晉南成為殷的王畿地,與唐國的關(guān)系更為密切。殷墟甲骨文中有不少關(guān)于殷王去唐國田獵的記載,還有唐國奉殷王命討伐鄰近的長人國、苦方國等記載。專家們認(rèn)為這個唐國指的是“北唐國”,當(dāng)時國力比較強盛,南唐國則比較弱小。殷王武丁時,遷封韋國國君劉(姬)貢于夏墟(今山西夏縣),稱唐國(西唐),封其子于韋(豕韋),成為子姓韋國。這樣一來,商代時山西地區(qū)便有北唐、南唐、西唐三個姬(或祁)姓唐國,國君均為帝堯的后裔。
    周成王時,親商的西唐國暗中參與紂王之子武庚的叛亂,被周公旦大軍征服,強遷于周朝鎬京(今陜西長安縣西的鎬京村)東南的杜村(今長安縣曲江鄉(xiāng)三兆村南),封其弟姬虞于唐 (今山西夏縣),稱唐叔虞,國號仍為唐,后改稱晉國。
    杜村的得名,是因姜姓炎帝裔支族后土部落曾居于此,其圖騰崇拜為杜樹(古稱甘棠樹,今稱野刺梨),遂將居地稱“杜”。唐國遷于杜地時,國君為姬(劉或祁)暉,依附于周,更國名為杜國。姬暉娶王氏女為妻,生子姬智。姬智妻魏氏生子姬皙,??妻金氏生子姬貫。貫妻熊氏生子姬行義,行義妻姜氏生子姬知。知妻魏氏生子姬鼎方,鼎方妻戎氏生子姬聰,聰妻曾氏生子姬伯。伯為杜國國君后,稱杜伯國(非西周的伯爵國),人口已較多,經(jīng)濟有所發(fā)展,國力已較強盛,成為周王朝的親近國。于是,周宣王召杜伯人王室做官,封為“伯”爵。這就是《漢書·高祖本紀(jì)·贊》記載晉國大夫范宣子所說“祖自虞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的發(fā)展史。唐代史學(xué)家顏師古對這段話注釋說:“唐、杜,二國也。殷末,豕韋氏徙于唐。周成王滅唐,遷至于杜,為杜伯。”周宣王一行巡視杜國時,就住在杜伯家,還令工匠鑄銅禮器相贈送,關(guān)系相當(dāng)密切。
    周宣王時,唐杜國君在朝任大夫,人稱杜伯。周宣王有個寵妃叫女鳩,她看上了英俊的杜伯,就想方設(shè)法去引誘他。杜伯是個正直的人,拒絕了女鳩的勾引,女鳩惱羞成怒,在宣王面前誣告杜伯欺負(fù)她。周宣王輕信了女鳩的話,就把杜伯抓起來處死。杜伯被屈殺死,他的子孫大都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裔族便以國為氏,稱杜氏。春秋初年被秦所滅。公元前687年秦武公置杜縣,治所在今陜西西安市東南,西漢元康六年(公元前65年)因宣帝筑陵于此,改名杜陵。據(jù)有關(guān)史料所證,杜陵杜氏具體世居地應(yīng)在今陜西長安縣東少陵原東南端,此地因世居杜氏貴族,故唐時便在此地設(shè)置杜曲一地名。后又因其南設(shè)杜固地名,后世便稱杜曲為北杜,杜固為南杜,史稱杜姓正宗,為杜氏家族主要組成部分。
    二、相傳黃帝時釀酒的發(fā)明者杜康的后代。
    三、出自他族改姓。
    據(jù)《魏書·官氏志》載,南北朝時后魏有獨孤渾氏,為鮮卑族人,后漢化改革時改漢字單姓杜氏,是為河南洛陽杜氏。
    明代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人陸堇,清末杭州人戴杜衡,民國廣東大浦縣人曹傳美(改名杜埃)、河北饒陽人王潤象(改名杜澎)、湖南寧鄉(xiāng)人戴杜波(改名杜波)等。因他們的子孫仍以原姓氏為姓。
  • 杜姓郡望堂號

    郡望

    京兆

    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qū)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內(nèi)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陜西西安)。三國曹魏黃初元年(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陜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222年)又改名為京兆國。曹魏青龍三年(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曹魏正始五年(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qū)內(nèi)。西晉時仍置京兆郡于長安,轄區(qū)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后秦稱常安),均在此設(shè)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永徽四年(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qū),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qū)。隋、唐兩朝均設(shè)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tǒng)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余縣。唐朝以后,長安城不復(fù)為都,發(fā)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陜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zé)o關(guān),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qū)。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襄陽郡

    東漢建安十三年(198年)分南郡、南陽兩郡各一部份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陽市襄城區(qū)),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宜城縣、當(dāng)陽縣、遠(yuǎn)安縣等一帶,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陽市襄城區(qū))。晉朝時期入為荊州治所。南北朝時期梁國置為南雍州,西魏改為襄州。隋朝時期改為襄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淵平定王世充后,改為襄州,因原隋朝舊名而領(lǐng)襄陽、安養(yǎng)、漢南、義清、南漳、常平六縣。州置山南道行臺,統(tǒng)交、廣、安、黃、壽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撤酂州,以陰城、谷城二縣來屬于。唐武德七年(624年)罷行臺為都督府,督襄、鄧、唐、均、淅、重七州。唐貞觀元年(627年)廢重州,以荊山縣來屬于。唐貞觀六年(632年)廢都督府。唐貞觀八年(634年)廢鄀州,以率道、樂鄉(xiāng)二縣來屬于。又撤常平入襄陽,撤陰城入谷城,撤南津入義清,撤漢南入率道。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為襄陽郡。唐天寶十四年(755年)置防御使。唐乾元元年(874年)復(fù)為襄州。唐上元二年(675年)置襄州節(jié)度使,領(lǐng)襄、鄧、均、房、金、商等州,自后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治所;轄領(lǐng)襄陽、鄧城、谷城、義清、南漳、樂鄉(xiāng)諸縣。以后襄陽為歷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濮陽郡

    濮陽古為帝丘;春秋時期衛(wèi)國軒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陽西南,古黃河南岸。秦、漢之際為濮陽縣,屬東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濮陽縣。漢、魏時期為東郡治所。晉朝時期改東郡置國,西晉末期改郡,并分濟陰郡之一部分給濮陽郡,治所均在古濮陽。北魏時期移濮陽郡治所于鄄城(今山東省鄄城北)。隋朝時期改為濮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渭縣、濮陽市、范縣、山東省濮州縣、郭城縣一帶地區(qū)。唐朝時期濮州濮陽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晉夾河苦戰(zhàn),晉王李存助建德勝二城。其后德勝北城為濮陽,就在黃河邊上。濮陽一帶是黃河河道變動頻繁之處,宋、金之際,黃河主流南趨,濮陽便遠(yuǎn)離黃河。

    漢陽郡

    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曾改天水郡為漢陽郡,魏恢復(fù)天水原名。北魏時期有兩個天水郡,都在今甘肅省甘谷縣境內(nèi),到南朝北周時廢黜。隋朝時期又曾以成州為漢陽郡。五代時期后周置漢陽軍,即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

    南陽郡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qū)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區(qū)。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兩國。秦朝時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為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shè)置南陽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陽),后秦國大將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進(jìn)攻韓國克取了南陽,使韓國本土與上黨郡被分隔。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個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nèi)鄉(xiāng)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yīng)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qū),后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廢黜,隋大業(yè)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fù)置。唐朝初期又被廢黜,唐天寶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鄧州南陽郡為良穰縣(今河南鄧縣)治所。元、明、清諸朝,南陽府治皆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襄陽堂:以望立堂。

    濮陽堂:以望立堂。

    漢陽堂:以望立堂。

    南陽堂:以望立堂。

    詩圣堂:唐朝大詩人杜甫自號“少陵野老”,歷史上稱他為“詩圣”。

    少陵堂:同詩圣堂。

    繼美堂:繼承先人杜甫字子美遺志之意,清朝乾隆年間,內(nèi)閣學(xué)士劉墉任左都御史一職監(jiān)理河道時居住在鄭 集杜氏宗祠內(nèi),有感其族忠烈堅貞氣節(jié),親筆題贈“亦政堂”匾額一個,后懸于客廳正中,轟動鄉(xiāng)里。惜文革時 流落民間,不知所蹤。

  • 杜姓家乘譜牒

    浙江紹興會稽東浦前村杜氏家譜六卷,(清)杜云、杜蕉亭等重修,清嘉廬十九年(公元1814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F(xiàn)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浙江紹興會稽東浦前村杜氏家譜十二卷,首一卷,(清)杜耀川纂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永言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河北大學(xué)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浙江紹興會稽東浦前村杜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清)杜錫泰、杜增榮等重修,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永言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F(xiàn)被收藏在吉林大學(xué)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浙江紹興山陰杜氏宗譜八卷,(清)杜其蘭、杜國樞等續(xù)修,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浣花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F(xiàn)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浙江嵊縣剡北杜氏宗譜十卷,(清)杜汝藍(lán)、杜世思等重修,清宣統(tǒng)二年(公元1901年)清介堂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浙江東陽峴西杜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二卷、第十七~十八卷?,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東陽縣紅旗鄉(xiāng)白坭堪力村。

    山東濱縣濱州杜氏家乘,(清)杜銀漢等六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澤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湖北杜氏宗譜十八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寶田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F(xiàn)被收藏在湖北省圖書館(另有一部)。

    湖北江夏杜氏宗譜十八卷,首一卷,(清)杜利川等修,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寶田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xiàn)被收藏在人民大學(xué)圖書館。

    湖南平江錄存杜氏家譜一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xiàn)被收藏在湖北省圖書館。

    廣東廣州城蘭杜氏家譜,(清)杜汝濂重修,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F(xiàn)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市圖書館。

    廣東番禺江都杜氏族譜,(清)杜倬重修,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修,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市圖書館。

    璽涇杜氏宗譜十四卷首二卷,(清)杜嗚岐等續(xù)修,陳秀章纂,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敦義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左鎮(zhèn)杜氏家譜,(清)杜文林等編纂,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河南省伊川縣檔案館。

    源杜氏寶錄四卷,(清)杜璟輯,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

    湖南湘鄉(xiāng)湘上杜氏族譜十卷,首一卷,(清)杜春葵、杜榮國主修,清乾隆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杜氏族譜三卷,(民國)杜天麒參著,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承侯祠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四川省合江縣縣志辦公室。

    青暘杜氏續(xù)修世譜十卷,(民國)杜祥根等修,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瑞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臨安杜氏宗譜,(民國)杜子喜等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余慶堂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浙江永康下徐讓村志(徐姓,另有杜,陳,呂,駱,金等姓),(現(xiàn)代)徐起龍等修,1995年排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溈寧杜氏六修支譜七卷,首一卷,民國乙酉年(公元1933年)武庫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冊,第六~七卷質(zhì)量較差?,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wǎng)站檔案館。

    杜氏家譜三卷,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鉛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天津市圖書館。

    湖南平江杜氏四修族譜二卷,首二卷,(民國)杜遠(yuǎn)獻(xiàn)、杜家方編,1979年復(fù)印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湖南舌耕圖書館。

    湖南寧鄉(xiāng)溈寧杜氏六修支譜七卷,首一卷,(民國)杜光熾修,杜榮孝、杜芬傳等纂,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存卷首)。

    湖北黃岡杜氏宗譜,首三卷,(民國)杜維珩編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三卷,第一~十九卷、第二十~二十一卷、第二十五卷?,F(xiàn)被收藏在湖北省黃岡縣檔案館。

    湖北黃岡杜氏宗譜十二卷,(民國)杜超銓修,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寶田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科學(xué)院圖書館。

    湖北黃岡杜氏宗譜三十八卷,(民國)杜良信續(xù)修,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縣周鋪鄉(xiāng)洪山村。

    湖北新洲黃岡杜氏譜二十四卷,首四卷,(民國)杜良俊、杜家慶等四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縣三店鎮(zhèn)南橋村杜新華手中。

    天津武清杜氏家譜,(民國)杜涵修,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鉛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河北大學(xué)圖書館。

    江蘇常州杜氏宗譜十二卷,(清)杜紹彩、杜壽庚修,清宣統(tǒng)三年(公元1910年)振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F(xiàn)被收藏在河北大學(xué)圖書館。

    浙江鄞縣鄞縣邑管江杜氏宗譜十八卷,(民國)杜恒煥纂修,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花溪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縣鄞邑管江杜氏重修宗譜八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不全?,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鄞縣管江鄉(xiāng)管江村。

    浙江象山丹城杜氏家譜一卷,(民國)杜增源重修,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手抄本?,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縣文管。

    湖南平江錄存杜氏家譜,著者待考,1979年復(fù)印民國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有兩部)。

    杜氏宗譜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四川省儀隴縣檔案館。

  • 杜姓遷徙分布
    杜姓遷徙史
    春秋后期,魯國公室的大權(quán)已被季孫、叔孫、孟孫三貴族所控制,三家各立一軍。杜泄就是在魯昭公時期(公元前541—前510年)被叔孫豹聘為家臣的,時年約20多歲。魯定公時期(公元前 509—前495年),季平子的勢力已強于叔孫、孟孫兩家,獨掌了大權(quán)。不巧,叔孫豹在這時病逝,季平子下令,不準(zhǔn)以卿士身分安葬。杜泄等家臣怒,認(rèn)為三家均為卿士,欺人太甚。他們不僅以卿士禮儀安葬叔孫豹,而且還以周王賞賜的寶器輅車隨葬。季平子聞報,大怒,想要盡捕殺叔孫豹的家臣,杜泄懼,攜家人偷跑出魯國,去郢(今湖北江陵市)投靠楚昭王 (公元前515—前489年),以避殺身滅門之禍,因而得到楚國的保護(hù)。
    2.杜赫由郢遷南陽
    杜泄一家遷居郢后,楚惠王(公元前488—前432年)任他為朝官,其子杜綽就生于惠王時期。他去世后,至楚聲王時期(公元前407—前402年),任杜綽為大夫,其子杜段就生于聲王時。楚悼王時期(公元前401—前381年),杜段成為以才學(xué)著名的青年。楚肅王時期(公元前380—前370年),杜段30余歲,另有弟杜摯,西人秦。楚宣王時期(公元前369—前340年),杜綽去世,杜段襲父職任楚大夫。時其弟杜摯被秦孝公 (公前361—前337年)任為朝臣,在商鞅變法中持反對態(tài)度。至楚懷王末年(公元前299年),杜段一直任楚大夫。
    楚頃襄王時期(公元前298—前263年),杜段去世,其子杜赫以文武雙全、善于指揮軍事聞名。他因叔父杜摯曾任秦國大臣,對秦國的不斷強大十分向往,于是便投靠了秦昭襄王 (公元前306—前251年)。他因在昭襄王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屢建奇功,被拜為大將軍,封于南陽衍邑(今河南南陽市),于是稱“杜衍”。杜赫有子數(shù)人,知名的有杜秉等。秦莊襄王時期(公元前249—前246年),杜赫去世,其子杜秉被任為官吏。
    遷居秦都咸陽(今屬陜西)的杜摯,子孫名字失載。傳至西漢初時有杜樨,從咸陽遷居霸陵(今西安市灞橋區(qū)毛西鄉(xiāng)毛西村),與其子杜蒼均隱居讀書,不做官。蒼的兒子杜信,是民間醫(yī)生。信有子杜勛,漢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以軍校隨陳湯的大軍出征匈奴,立有戰(zhàn)功。他的堂弟杜季雅,在漢成帝時期(公元前32—前7年)是位俠客。
    附:杜摯世系示意簡表
      杜泄(由魯遷楚)——杜綽——杜段、杜摯(由楚遷咸陽)——杜赫 (段之子)——杜(禾犀)——杜(敝蟲)(摯的后裔)——杜蒼——杜信——杜勛、杜季雅
      3.中原杜姓遷茂陵
    中原(今河南)的杜姓人是戰(zhàn)國末期或秦朝,由秦都咸陽遷入的,漢武帝時期又相繼西遷于國都長安的近郊。
    (1)繁陽杜姓人遷居茂陵
    杜赫少弟約于秦惠公時,未隨兄長人秦,而是遷居魏地繁陽(今河南內(nèi)黃縣東北)。傳至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1—前87年),以豪族被遷于茂陵(今陜西興平市北)。西漢末年有杜鄴,父親早逝,隨母親居住于杜陵外祖父張敞家。舅父張吉教杜鄴讀書,博學(xué)多才。杜鄴與杜欽(杜周之孫)均以才學(xué)聞名,又字同為“子夏”,時人為相區(qū)別,稱杜鄴為“大冠子夏”,稱杜欽為“小冠子夏”。漢哀帝即位(公元前6年)后,杜鄴任御史大夫,出任涼州(治所在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刺史。杜姓人有的避漢末之亂,便遷到了涼州。
    杜鄴之子杜林,字沉靜,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跟隨表叔張竦讀書,博通經(jīng)史。王莽建立新朝后,他任扶風(fēng)(治所在今陜西興平)郡吏。更始年間農(nóng)民軍攻克長安殺王莽后,杜林和弟杜成避難于河西(治所在今甘肅武威),茂陵的杜姓人有的便移居于此。漢光武帝時期(公元25—57年),杜林勸割據(jù)河西的同郡人隗囂歸順東漢,不聽。后來,杜林以送弟杜成靈柩回故鄉(xiāng)為由,辭別隗囂東返。安葬弟弟于茂陵后,他赴洛陽朝拜陛下,漢光武帝召見后,稱贊不做隗囂封官的杜林,賞賜御衣、車馬,任命為光祿卿?;侍觿娫谏腹屎?名圣通)被廢后,主動讓位于封立的陰皇后(名麗華)長子劉莊,得到父皇光武帝歡心,被封為東海王(王城在今山東郯城縣北),拜杜林為王之師。他教導(dǎo)和輔佐東海王治國有功,被召回洛陽任少府卿。建武二十二年(46年),漢光武帝又拜杜林為大司空,成為“三公”之一的高官。次年,杜林病重,漢光武帝親幸其府探望,并賜寶器予以隆重安葬。其子杜喬,官至丹水長(今陜西商縣)。
    (2)南陽衍邑杜周遷居茂陵
    《新唐書·宰相世系二·上》說:杜赫的兒子較多,有一子叫杜秉,任秦朝上黨郡(今山西長治市)太守。昭襄王時封于南陽衍邑的杜赫后裔,在秦朝末年的有杜得臣、杜秉。杜得臣隨沛公劉邦起兵反秦,征戰(zhàn)有功,被任為中郎將。漢高祖定都長安(今西安市未央?yún)^(qū))后,封杜得臣為棘陽侯,家居南陽(今屬河南省),漢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病逝,子孫失載。杜秉有子杜札,漢文帝至漢景帝時期(公元前179—前141年),任南陽太守。杜札有子杜周,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1—前87年),以“豪族”被遷于茂陵(今陜西興平市北)。
    《漢書·杜周傳》記載:“杜周,南陽杜衍人也。”他自幼生長在太守家,受到父親杜札的良好教育,知書達(dá)禮,尤其熟悉刑律和法令。父親去世后,執(zhí)法嚴(yán)厲的義縱任南陽郡太守,聘杜周為府吏,頗有才干,得到義縱賞識。之后,義縱向廷尉張湯推薦杜周之才,被召人長安任廷尉府吏,其家也由杜衍遷居茂陵(今陜西興平市)。
    邊疆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反叛,攻城掠地,搶奪財產(chǎn)和人口,漢武帝大怒,斥邊將和官府鎮(zhèn)壓不力。廷尉張湯派杜周出使邊疆,查辦此事。他赴任后,以法嚴(yán)懲不全力鎮(zhèn)壓叛亂的官吏和軍將,斬首示眾,將吏懼而死戰(zhàn),擊敗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維護(hù)了邊境的安全,保護(hù)了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受到漢武帝的表彰,升任御史中丞。張湯去世后,漢武帝拜杜周為廷尉,深得信任。他執(zhí)法嚴(yán)酷,網(wǎng)羅罪名,興大獄,將二千石俸祿以上的官員相繼處死百余人,郡國獄中的犯人多達(dá)十余萬,引起朝野憤怒,時人稱其為“酷吏”。漢武帝為平民憤,不得不表面上治罪于杜周,罷免其廷尉職。但不久,漢武帝又任命杜周為執(zhí)金吾,·并將大臣桑弘羊和衛(wèi)皇后的“巫蠱”(以木刻武帝像,咒其早死,系奸人誣告)案交其查辦。杜周為討武帝歡心,處死被誣告的理財大臣桑弘羊、皇后衛(wèi)子夫,株連殺死數(shù)百人,又逼皇太子自殺于今河南靈寶,朝野人聞“杜周”二字就不寒而栗。年邁昏庸的漢武帝明知皇后、’太子是含冤而死,卻還下詔說杜周是“盡力而無私心”,加官為御史大夫,又賞賜財寶,致使其“家資累巨萬”。不久,漢武帝又封杜周的長子延壽、二子延考為官。漢昭帝時期(公元前86—前74年),杜周病逝,賜葬于平陵(今興平市北)。其長子、二子居住在茂陵,去世后亦葬于平陵父親杜周墓旁,子孫失載。至東漢初,他們的后裔有杜保,被漢光武帝任命為越騎校尉,豪俠仗義,愛打抱不平,后為仇家所害。他的后代傳至東漢末時有杜廩,官至中郎將。漢獻(xiàn)帝興平元年(194年),他隨涼州將軍馬騰攻董卓部將李催,兵敗后被殺于槐里 (今陜西興平市)。
    附:茂陵杜赫后裔世系表
    杜鄴(赫后裔)——杜林——林喬
    杜得臣、杜秉(赫后裔,居衍邑)—杜札(秉之子)——杜周(札之子,遷居茂陵)——杜延壽、杜延考(周之子,居茂陵)、杜延年(遷居杜陵)——延壽或延考后裔杜保——杜保后裔杜廩
    (3)杜延年遷居杜陵
    杜周的小兒子延年,博通經(jīng)史,明律令,但性格和為人與其父、兩位兄長不同,斷案公允,執(zhí)法嚴(yán)明,不濫殺無辜,受到朝野稱贊,累遷官為御史大夫,封為建平侯,遷居漢宣帝的杜陵邑(宣帝的杜陵在今陜西長安縣曲江鄉(xiāng)三兆村南,杜陵邑在今長安縣樊川的杜曲鎮(zhèn))。從此,杜曲成為杜姓宗族的大本營。
    杜延年有6個兒子:長子杜緩,在漢宣帝本始年間(公元前73—前50年)任校尉,跟隨中郎將趙充國擊匈奴,出生人死血戰(zhàn),立下大功,升任諫議大夫。之后,他又出任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懷來縣東南)都尉,北征防御匈奴有功,又升任雁門郡(治所在今山西右玉縣南)太守。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漢宣帝召他回長安,任太常,封建平侯。漢元帝初元年間 (公元前48—前44年)后,經(jīng)濟衰退,西羌反叛,杜緩捐資數(shù)百萬錢支援軍隊,受到朝野稱贊。漢成帝時期(公元前32—前8年),杜緩病逝;二子杜繼、三子杜他,均任朝官或地方官;四子杜欽,字子夏,以才學(xué)聞名于京師長安,一目盲,不做官。漢成帝即位(公元前32年)后,大將軍王鳳聘他為武庫令,不斷上書勸成帝勤政治國,成帝接受勸告。不久,他以眼疾辭官。王鳳慕其才,又聘其為大將軍府吏,對杜欽言聽計從,十分尊重。王鳳去世后,他辭官漫游天下名山大川,作賦授徒,名聲大振;五子杜緒任地方官,六子杜熊,官至郡太守。從此,又形成六家杜姓人。
    杜緩之子杜業(yè),官至太常,剛直不阿,痛恨宦官、外戚專權(quán),被罷官。漢成帝即位(公元前32年)后,復(fù)拜杜業(yè)為太常,后病逝;杜熊之子少卿,官至荊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刺史,任職數(shù)十年,杜姓人遂慕名遷居荊州郡所,東漢時去世。
    杜少卿有子杜穰,字子饒,東漢時任諫議大夫。
    穰之子杜敦,字仲信,東漢時任西河郡(治所在今內(nèi)蒙古伊克昭盟東境,后移于今山西離石縣)太守,政績優(yōu)異,杜姓人就有移人者,匈奴亦有的慕名改姓杜。次子杜篤,文學(xué)家;杜業(yè)之孫杜操,字伯度。
    杜敦有子杜邦,字召伯,東漢時任中散大夫;杜篤有子杜碩,為大商人。
    杜邦有三個兒子:長子杜賓、二子杜宏、少子杜繁。
    杜賓有兩個兒子:杜翕、杜崇。
    杜翕有子杜契,字廣平,三國時期任吳國謀士,后專心學(xué)道教,隱居于蜀(今四川),家人亦居蜀;杜崇有子杜畿。杜畿有三個兒子:杜恕、杜理及杜寬。
    附:杜陵延年世系示意表
    杜周—杜延年—杜緩、杜繼、杜他、杜欽、杜緒、杜熊一緩之子杜業(yè)、熊之子杜少卿—少卿之子杜穰—穰之子杜敦、杜篤、業(yè)之孫杜操一敦之子杜邦、篤之子杜碩一邦之子杜賓、杜宏、杜繁—賓之子杜翕、杜崇—翕之子杜契、崇之子杜畿一畿之子杜恕、杜理、杜寬
    臺灣地區(qū)的杜姓
    明神宗萬歷年間(1573—1619年),福建、廣東等地的杜姓人開始向臺灣謀生。明思宗崇禎年間(1628—1643年),大臣杜三策曾奉命出使臺灣。之后,杜姓人便有進(jìn)入臺灣謀生的,至清代始有記載。
    清康熙六十年(1722年),在臺灣苗栗縣墾耕的移民中就有杜姓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福建的杜瑞莪、杜鸞成等攜家人遷入臺北縣淡水鎮(zhèn)深奧里墾耕謀生。清嘉慶元年(1796年),福建人杜伯瑞又?jǐn)y家人進(jìn)入臺灣淡水鎮(zhèn)硬石里進(jìn)行墾耕。近代,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前,又有不少杜姓人從大陸移居臺灣。杜姓人多分布臺灣苗栗、新竹、臺南、彰化、臺中地區(qū)。
    (1)大陸遷居臺灣的杜姓人
    據(jù)《陜西海外人》(侯丹編著,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輯錄資料:杜銓,美籍華人,原籍為今陜西省佳縣店鎮(zhèn)鄉(xiāng)杜家溝,生于1934年農(nóng)歷二月二十六日。祖父杜重華曾隨愛國人士于右任參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動。后來返回佳縣從事地方教育事業(yè)三十多年。父親杜衡,是中華民國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的召集人。杜銓出生在杜家溝名門富裕家庭。
    杜銓有弟弟杜奎、杜瑜,妹杜筱蘭,新中國成立前均隨父母去臺灣。杜銓生于1934年,大學(xué)畢業(yè)后留學(xué)美國,獲威斯康辛大學(xué)食品工業(yè)博士學(xué)位。他曾在美國工作、成家,生有五個兒子,后返回臺灣。大陸改革開放后,他多次表示,要帶在美國出生的孩子們回鄉(xiāng)認(rèn)祖;他的小弟杜瑜,生于1943年,中興大學(xué)畢業(yè)后赴加拿大留學(xué),獲得生化博士學(xué)位,返回臺灣后自辦電腦公司;他的妹妹杜筱蘭,1935年生,臺灣中學(xué)畢業(yè)后,赴日本山野美容專修學(xué)校學(xué)習(xí)。1968年,她又到美國紐約市美
    術(shù)學(xué)校學(xué)習(xí)。返回臺灣后,專門從事鉆石檢驗工作。1993年她專程回大陸,為母親實現(xiàn)落葉歸根的夙愿作安排,對故土十分熱愛。
    新中國成立前去臺灣的國民黨官員及各方人士中杜姓甚多,知名者前已述。新中國成立后,也有移居臺灣的杜姓人。
    (2)臺灣籍的杜姓人
    杜聰明(1893—1986年),字思牧,臺灣淡水人,臺北醫(yī)學(xué)專門學(xué)校畢業(yè)。之后,他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深造,獲醫(yī)學(xué)博士學(xué)位。1921年回臺灣后,任臺北醫(yī)專教授。之后,他又到美國、法國、德國、英國考察和研究藥理學(xué)數(shù)年?;嘏_灣后,任臺北帝國大學(xué)教授,推舉為第十三屆日本藥理學(xué)會理事長??谷諔?zhàn)爭勝利后,任國立臺灣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教授兼院長,當(dāng)選為臺灣醫(yī)學(xué)會理事長、臺灣省科學(xué)振興會理事長。1947年,出任臺灣省政府委員,被派往歐美考察醫(yī)學(xué)與藥理學(xué)。1954年,創(chuàng)辦私立高雄醫(yī)學(xué)院并任院長,同時被聘為“教育部”醫(yī)學(xué)教育委員會常委,又被選為亞細(xì)亞太平洋聯(lián)合醫(yī)學(xué)會第六屆總會會長。1971年,他當(dāng)選為臺灣醫(yī)學(xué)會名譽理事長。1986年 2月25日逝世,終年92歲。
    杜正勝,高雄人,1944年生。1970年畢業(yè)于臺灣大學(xué),獲學(xué)士學(xué)位。他繼續(xù)在臺灣大學(xué)歷史系讀研究生,1974年獲碩士學(xué)位,又赴英國倫敦大學(xué)讀博士。1976年畢業(yè)后返回臺灣,在東吳大學(xué)任副教授。1979年調(diào)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四組主任、研究員。后又被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臺灣籍杜姓人士的祖先亦有在大陸者,與福建、浙江、廣東的杜姓人有著淵源關(guān)系。
    移居海外
    東南亞 東南亞諸國的杜姓人,多是由云南、廣西等地遷人的,以越南北部的杜姓人最早。東晉建立(317年)后,晉元帝任命杜元(杜預(yù)后裔)為寧浦(治所在今廣西橫縣南)太守,攜家屬赴任,親近的本族人有的也跟隨前往。
    之后,杜元又調(diào)任交趾郡 (治所在今越南河內(nèi)市西北)太守,家人隨遷。東晉成帝咸和二年(327年),他的兒子出生在郡府,起名杜瑗。杜瑗聰明好學(xué),有父親之風(fēng),成年后以才學(xué)著名。杜元去世后,其子杜瑗被晉帝任命為交趾郡太守。晉安帝即位(397年)后,調(diào)杜瑗任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廣治河與甘露河匯流處)太守。不久,他又任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榮市)太守。內(nèi)地的杜姓人陸續(xù)遷入這些地區(qū)。
    九真郡(今越南廣治、河靜兩省)太守李遜是交趾的豪強,勢力較大。他想控制交州郡(治所在今廣州),暗使其子率地方勢力阻止晉安帝派的交州刺吏赴任。杜瑗奉命率軍擊敗李遜的父子軍,殺李遜,鏟除了地方勢力,迎交州刺史上任,以功勞被安帝升任為龍驤將軍,又拜其子杜玄之為寧浦(治所在今廣西橫縣)太守。后來,林邑(今柬埔寨)王范胡反叛,攻占了日南、九德、九真三郡,又包圍了交州郡,形勢危急。杜瑗組織軍民反擊,杜玄之也率寧浦軍支援,收復(fù)九德郡,乘勝又收復(fù)日南、九真,迫使范胡軍退回林邑。晉安帝升杜瑗為冠軍將軍,遷任交州郡太守,并任其子杜慧度為交趾郡太守。杜慧度鎮(zhèn)壓了盧循勾結(jié)李弈、李移、李脫(均為李遜之子)等人發(fā)動的叛亂,將他們的首級獻(xiàn)于建康,被晉安帝封為龍編縣侯(今越南河內(nèi)東天德江北岸),之后他又親近劉裕。
    公元前420年太尉劉裕廢晉恭帝建立宋政權(quán)后,拜杜慧度為輔國將軍,攻占了林邑。杜慧度被宋文帝封為功勛侯,以交州刺史職領(lǐng)其他四郡太守。隋唐時期,幾位杜姓人去交趾或日南等地做官,還有流放于灌州(今越南榮市)的杜姓人。約至明清時期,越南、柬埔寨的杜姓人已或多或少地分布在東南亞諸國,直至印度。
    阿富汗、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等國的杜姓人,多從新疆、內(nèi)蒙古、東北地區(qū)徙人。朝鮮、韓國、日本等國的杜姓人多從東北及山東等地遷入;歷代封建王朝通過友好往來或征服這些鄰國時,杜姓人或做官或經(jīng)商或避難,也有移居四周鄰國者。
    唐朝宰相、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杜佑的族侄兒杜環(huán),在唐玄宗天寶七年(748年)隨軍征伐西域叛亂之國,歸屬安西都護(hù)府 (公元640年唐太宗置,治所初在今新疆吐魯番東高昌故城)。公元657年,唐高宗在招撫西突厥諸屬部屬國后,將治所移至今新疆庫車縣。公元670年,治所又移入托克馬克附近。其轄境相當(dāng)于今新疆阿爾泰山以西至咸海所有游牧部落和蔥嶺東西地區(qū),東起銀山,西包括阿姆河兩岸城廓諸國。
    武則天長授二年(692年),又將治所遷回今新疆庫車縣,歸都護(hù)、大將高仙芝統(tǒng)一指揮。當(dāng)時不僅安西都護(hù)管轄境內(nèi)的屬部屬國有叛亂,而且境外的吐蕃(活動在今青海及西藏的大部分地區(qū))、東突厥(今新疆北部偏東)、大食(今阿拉伯的敘利亞、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亞等國)等,也不斷侵犯唐朝國土。唐玄宗為保護(hù)安西都護(hù)府轄地的安全,在守捉(今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設(shè)立了前方哨所,派駐了軍隊。天寶九年(750年),高仙芝率大軍越過蔥嶺(今新疆克孜勒開阿爾克孜自治州),經(jīng)今吉爾吉斯斯坦進(jìn)攻常東犯唐境的石國(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一帶),滅其國,收歸唐朝所有。又征服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控制了里海以東地區(qū)。石國的王太子逃人大食后,向國王哭訴亡國狀,求出兵奪回故國土地。大食國從自身利益出發(fā),派軍東進(jìn),高仙芝率唐軍3萬人迎戰(zhàn),西行軍700里,在恒邏斯城與大食國軍隊激戰(zhàn),由于地理環(huán)境不熟悉,加之軍需供應(yīng)不上,被大食國軍打敗,部分將士被俘虜,高仙芝帶殘軍退回石國堅守。杜環(huán)也是被大食國俘虜?shù)奶茖⒅弧?br /> 林環(huán)等將士被大食軍俘虜后,大食國王未下令殺害,而是予以優(yōu)待和安置,讓他們(包括杜姓人)向大食軍隊和百姓傳授軍事技術(shù)和制造工具等,以表示對大唐帝國友好。杜環(huán)是名相杜佑的侄兒,大食國王對其從父仰慕,又賞識杜環(huán)的博學(xué)多才,欲拜其為官,被辭謝。國王對杜環(huán)另眼相待,給予優(yōu)厚待遇,允許他自由參觀和考察地方民情風(fēng)俗,屬部或?qū)賴矡崆闅g迎和派車送行。杜環(huán)學(xué)問淵博,又是旅行家,懂得幾國語言,博聞強記。在大食國留住的10多年內(nèi),他游歷和考察了今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敘利亞、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突尼斯、意大利等國,記錄了諸國的疆域、自然風(fēng)貌、經(jīng)濟與文化狀況、宗教信仰及鄉(xiāng)土民情等。唐肅宗寶應(yīng)元年(762年),杜環(huán)歷經(jīng)千辛萬苦,由慕其名望的外國商船船長相助,才從中東由海路回到廣州,受到交州刺史的熱情接待,派車馬護(hù)送他回到長安,唐肅宗親自召見,予以安慰和賞賜,晉升了官職,派助手協(xié)助他完成《經(jīng)行記》一書。
  • 杜姓男孩名字推薦
    杜韙誠  杜韙廷  杜雨瑩  杜雪瑩  杜沁芫  杜雪婷  杜與汪  杜雨婷  杜昂特  杜雨萱  杜志遠(yuǎn)  杜一帆  杜曉榮  杜子俊  杜俊杰  杜俊馳  杜宕鉆  杜欣彤  杜聯(lián)乙  杜闌珊  杜雨潔  杜艷子  杜德超  杜羽婷  杜雨倩  杜雨萌  杜雨橦  杜一凡  杜雨姍  杜雨璇  杜雨蕓  杜雨虹  杜雨妍  杜雨帆  杜雨霖  杜雨柔  杜雨珊  杜羽琀  杜伊婷  杜鈺婷  杜玉婷  杜煜婷  杜羽嫣  杜羽琳  杜羽顏  杜羽鄢  杜羽一  杜羽妍  杜伊蕊  杜煜寧  杜羽蕘  杜泳良  杜泳梁  杜貴霞  杜美霞  杜燕濤  杜艷濤  杜雨涵  杜浩宇  杜宇軒  杜弛軒  杜鴻軒  杜俊軒  杜浩軒  杜皓軒  杜澤男  杜佳穎  杜德洋  杜辰浩  杜博睿  杜博涵  杜澤睿  杜睿涵  杜奕辰  杜祎航  杜俊瑋  杜梓依  杜浩煦  杜睿碩  杜瑞碩  杜晟碩  杜俊澤  杜予涵  杜睿智  杜銘軒  杜思哲  杜芮涵  杜俊熠  杜峻熙  杜邵涵  杜思睿  杜恩澤  杜錦程  杜文杰  杜翰林  杜顥林  杜文博  杜如晦  杜選哲  杜振增   查看更多杜姓男孩名字
  • 杜姓女孩名字推薦
    杜柔妞  杜瑾惠  杜靜赧  杜謹(jǐn)纓  杜宛尼  杜尤別  杜竹蕢  杜友薇  杜月水  杜筱萱  杜霞嫣  杜曦巧  杜馥倩  杜宛澤  杜萱澤  杜佩珍  杜蔓霄  杜佳陳  杜縻宛  杜鵑瓊  杜靜凝  杜瑜潔  杜姿穎  杜聰聰  杜昕闌  杜可欣  杜彗鶯  杜美蕾  杜露露  杜月香  杜雨旃  杜瑛琇  杜劭涵  杜函燁  杜蕊旖  杜中苓  杜中玲  杜蓓芩  杜艾瞳  杜曉紅  杜張慧  杜依潔  杜晨希  杜奕靈  杜昕納  杜俊麟  杜夢媛  杜玫慧  杜芊葶  杜霞月  杜欣怡  杜靈昕  杜北北  杜春瑩  杜俊麗  杜蔓寧  杜寶霞  杜香凝  杜泓萱  杜尚潔  杜玉輝  杜禹彤  杜拉拉  杜芷麗  杜芷彤  杜芷如  杜芷若  杜芷敏  杜芷柔  杜寧丹  杜嘉悅  杜嘉怡  杜若瑜  杜雯雯  杜穎彤  杜?,?nbsp; 杜沛霖  杜詩樂  杜致君  杜宇琪  杜優(yōu)璇  杜紫薇  杜思雨  杜思雅  杜思敏  杜思琪  杜曉桐  杜智敏  杜嘉文  杜嘉寶  杜嘉美  杜嘉懿  杜玥茵  杜蕓萱  杜怡玥  杜雨潼  杜艷敏  杜宛佩  杜米冪  杜佩瓊   查看更多杜姓女孩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