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百家姓
出自姬姓
出自姬姓,為黃帝,炎帝之后。據(jù)《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萬姓統(tǒng)譜》等史料所記載,周初大臣召康公,周同族,姬姓,因食邑于召,今陜西鳳翔東南的古召方居地召陳,被稱為召公或召伯。周武王滅商后,移封召國于河南濟(jì)源西的召亭,與周公旦諸子凡、茅、蔣、邢、祭、胙、衛(wèi)以及鄭等國一起,環(huán)繞古商朝都城監(jiān)管商之遺民。后來召公奭之長子轉(zhuǎn)封于北燕國,留在濟(jì)源的次子仍稱召公,三子南遷伏牛山東端南麓的南召,以別濟(jì)源的北召。入春秋不久南召被楚所并,陜西的召被秦吞并。春秋后期公元前513年,召簡公盈因卷入周王室王位之爭而被京城人所殺,召國亡,子孫四散,即以召為姓。其中有北上山西垣曲東的召原,再東北入河北易縣北的古淶水城,又東遷山東惠民的邵城,這些均為召人遷徙中的遺跡。姬姓邵氏的歷史也有3100年。 邵、召古時(shí)通用,史書上一般漢朝以前的多用召,三國以后多用邵,河南汝南、安陽召人最早改用邵。根據(jù)習(xí)慣,在當(dāng)代的人群中已分邵、召為兩姓,漢族中以邵姓為多。邵姓的正式使用歷史才2000年。由于這支為邵姓的主體,故而后代邵姓人尊奉召公為邵氏得姓始祖。
據(jù)史籍《姓譜》記載:周文王第十子季載之后有邵姓。屬于以居邑地名為氏。
出自羋姓
楚昭王之后有邵姓。楚昭王諸器皆作“邵”。
出自部落
出于召(shào)方。召,商朝時(shí)活動(dòng)在今河南鄢城東召陵一帶的黃帝邵姓史書部落的一支,史稱召方。大約在公元前1250-前1192年商王武丁時(shí)代,召方屢遭商的征伐,西移到渭河和涇水之間,今陜西鳳翔東南的召陳。商末周國興起,周文王封其姬奭于召,史稱召公奭,召方族人歸順于周。召、邵原為一姓,后分兩姓。這支邵姓的歷史已經(jīng)至少有3200多年。
出自漢化
如清滿洲八旗烏雅氏有改邵姓者;明清時(shí)云南定邊土把事有邵姓;今瑤、彝、蒙古等少數(shù)民族均有邵姓。另外朝鮮半島亦有邵姓的分布,多是古代從中國內(nèi)地遷徙過去。
郡望
博陵郡:東漢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晉置國,治所在安平。相當(dāng)于今河北安平、深縣、饒陽、安國等地。
汝南郡:漢高帝四年置郡,治所在上蔡。相當(dāng)于今天的河南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cè)一線以東,安徽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區(qū)。東漢移至平輿。
洛陽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
安陽縣:西漢置縣,治所在今河南正陽西南。西晉置縣,治所在今天的河南安陽西南西南。
堂號(hào)
怡怡堂:以德立堂
博陵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
南陽堂:以望立堂。
安陽堂:以望立堂。
安樂堂:宋朝時(shí)期的邵雍,好《易》理,因此把他自己的居所命名為“安樂窩”,自號(hào)“安樂先生”。顧頤稱贊他“有內(nèi)圣外王之學(xué)”。
北京大興邵氏宗譜兩卷,首一卷,(清)邵綬名續(xù)修,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F(xiàn)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huì)。
明孝惠皇后邵氏
天津邵氏宗譜,(民國)邵作榮修,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天津宜文齋鉛印本兩冊?,F(xiàn)被收藏在天津市圖書館。
天津?qū)幒由凼献谧V,(民國)邵連勝等重修,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天津官文齋鉛印本兩冊。現(xiàn)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huì)。
河北容城邵氏宗譜邵作榮等修,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鉛印本兩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科學(xué)院圖書館。
江蘇丹陽邵氏宗譜二十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錫胤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十四卷、第十八~二十卷下冊?,F(xiàn)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常熟虞山邵氏宗譜,(清)邵松年修,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頤學(xué)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huì)。
江蘇常熟虞陽邵氏宗譜三卷,(民國)邵松年重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頤學(xué)堂重修鉛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xué)圖書館、江蘇省南通市圖書館。
江竇武進(jìn)北上袁邵氏九修宗譜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邵澤南纂修,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天遠(yuǎn)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社會(huì)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江蘇宜興鐘溪邵氏宗譜十二卷,(民國)邵國俊修,陸海纂,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棣鄂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二卷、第四卷?,F(xiàn)被收藏在江蘇省檔案館。
浙江重修邵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F(xiàn)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huì)。
浙江淳安東井登云邵氏宗譜六卷,(清)邵惟金等修,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F(xiàn)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huì)。
浙江寧波月湖邵氏宗譜二十四卷,(民國)邵槐纂修,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世顯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三卷、第十二~十四卷、第十七~二十一卷?,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淅江余姚邵氏宗譜,(清)邵弘仁輯,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北京大學(xué)(今僅殘存十冊)。
浙江余姚邵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貽編七卷,(清)邵曰濂、邵友濂續(xù)修,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huì)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南開大學(xué)圖書館、河北大學(xué)圖書館、吉林大學(xué)圖書館(有二部)。
浙江余姚邵氏宗譜十八卷,首一卷,貽編七卷,(民國)邵是同修,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鉛印本。中國國家圖書館(三部)、中國社會(huì)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人民大學(xué)圖書館、南開大學(xué)圖書館、河北大學(xué)圖書館(缺貽編)。
浙江鄞縣鄞東梅江邵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民國)邵和貴、邵曉方纂修,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德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縣四明章溪邵氏宗譜六卷,(民國)邵國裕、邵邦英等纂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縣四明平水潭邵氏宗譜四卷,(清)劉乙照、邵修鋕等纂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繩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三卷?,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縣四明平水潭邵氏宗譜八卷,(清)應(yīng)文炳纂修,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繩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四卷。現(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紹興山陰天樂邵氏宗譜六卷,(清)邵敬富續(xù)修,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xiàn)被收藏在河北大學(xué)圖書館。
浙江紹興紹邑邵氏續(xù)修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邵蔭棠等修,朱心裁、鄭君樂編輯,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安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huì)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浙江蘭溪邵氏宗譜,著者待考,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蘭溪椒石邵氏宗譜五卷,(民國)方西庚纂,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和平鄉(xiāng)。
浙江蘭溪蘭江邵氏宗譜十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姚壙下鄉(xiāng)大丘田。
浙江蘭溪江潭邵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和平鄉(xiāng)。
浙江蘭溪邵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蘭溪邵氏宗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登勝鄉(xiāng)文化站。
浙江衢州邵氏宗譜三卷,(清)邵輔周等重修,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甘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F(xiàn)被收藏在吉林大學(xué)圖書館。
浙江臨海邵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市邵永渡鄉(xiāng)莊頭山鄉(xiāng)。
安徽徽州華陽邵氏宗譜十八卷,首一卷,(清)邵玉琳、邵彥彬纂修,清宣統(tǒng)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安徽省圖書館(今僅存卷首、第一卷)、安徽省博物館、安徽省績溪縣伏嶺村。
安徽休寧邵氏宗譜,著者待考,明萬歷年間朱色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殘本)。
山東榮成邵氏宗譜,(民國)邵連勝、邵作榮等重修,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鉛印本兩冊?,F(xiàn)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山東濟(jì)南邵氏家譜,于清朝在泰山以北的山上給清代皇帝治病而被流傳至今近。
河南輝洛邵氏家譜,(清)邵述祖重修,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huì)。
河南邵氏家譜,著者待考,布制兩幅,現(xiàn)被收藏在河北省青縣王鎮(zhèn)店鄉(xiāng)小邵莊。
邵氏世譜一卷,家譜一卷,外譜一卷,先世遺事一卷,先瑩志一卷,(元)邵桂子纂修,元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邵氏宗譜十卷,(清)邵恒仁纂修,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
崇西邵氏族譜,(清)邵樹棠纂,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塘洋邵氏宗譜十二卷,(民國)邵于魁纂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天遠(yuǎn)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紫溪邵氏房譜,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天津市圖書館。
博陵邵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溪縣文物管理局。
漳湟邵氏宗譜二十卷,(民國)邵龍海等重修,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青門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永康江頭村志邵氏宗譜,(現(xiàn)代)邵理靜等修,1998年修膠印本一冊。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余姚姚江邵氏宗譜,(民國)胡宗銑等修,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浙江永康邵氏史志,(現(xiàn)代)《邵氏史志》編纂委員會(huì)編,1997年修膠印本一冊。現(xiàn)被收藏在檔案館。
先秦時(shí)期,邵姓活動(dòng)在河南、山東地區(qū),到了秦漢,邵姓已擴(kuò)散到江蘇、安徽。到兩晉南北朝時(shí)邵姓已越過長江進(jìn)入湖南、江西,北邊到達(dá)河北。唐朝時(shí)期,中原邵姓兩次南下移民福建,廣東。清初邵姓進(jìn)入臺(tái)灣。
宋朝時(shí)期(公元960-1279年)邵姓大約22萬余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9%,排在第六十八位。邵姓第一大省是江蘇省,約占全國邵姓總?cè)丝诘?4%,占江蘇總?cè)丝诘?.3%。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蘇、河北、浙江,這三個(gè)省的邵姓大約占邵姓總?cè)丝诘?2%;其次分布于湖南、廣東、山西、河南、安徽,這五個(gè)省的邵姓大約又集中了35%。全國的邵姓分布形成了東南江浙、北方晉豫兩塊邵姓聚集區(qū)。
明朝時(shí)期(公元1368-1644年),邵姓大約29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31%,排七十三位。宋、元、明600余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邵姓人口純增長達(dá)28%,人口凈增加了6萬邵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快。浙江為邵姓第一大省,約占邵姓人口的46%。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蘇(16%),這兩個(gè)省大約占邵姓總?cè)丝诘?2%;其次分布于安徽(6.5%)、貴州(5.1%)、江西(4.1%),這三個(gè)省的邵姓又集中了16%。宋、元、明600余年,邵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遷移,同時(shí)也向西南遷移。邵姓的重心在江浙地區(qū)
當(dāng)代邵姓人口293萬,排在全國八十三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4%。從明朝至今600多年中邵姓人口由29萬激增到290余萬,約10倍之多。明至今,全國人口增長了13倍。邵姓人口的增長速度,宋以降的1000多年中邵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型態(tài)勢。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蘇、山東、甘肅、湖北四省,大約占邵姓總?cè)丝诘?8%;其次安徽、遼寧、浙江,這三個(gè)省又占了23%。江蘇居住了邵姓總?cè)丝诘?5.2%,為邵姓第一大省,占江蘇總?cè)丝诘?.6%。全國形成了東部魯蘇皖、東北遼寧、西北甘肅三塊邵姓聚居區(qū)。在明至今600余年間邵姓人口流動(dòng)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qū)別,由東南部向中原和北方強(qiáng)勁回遷。
當(dāng)代邵姓分布頻率(4張)
邵姓人口單位面積內(nèi)密度最高的地區(qū)在華東、東北、西北的河西走廊地區(qū),每平方公里的邵姓人口達(dá)到0.35人以上,中心地區(qū)達(dá)到2.1人以上。邵姓分布密度示意圖表明:密度最高的(0.35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qū)僅僅占國土面積的29.9%,邵姓人口大約227.4萬;不足0.3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占國土面積的70.1%,邵姓人口大約65.6萬。
邵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在河西走廊、江蘇南部、膠東東部、遼東半島、內(nèi)蒙古東北角、黑龍江西北角地區(qū),邵姓一般占當(dāng)?shù)厝丝诒壤?.6%以上,其中中心地區(qū)的頻率在1.2%以上,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5.6%;在蘇皖浙大部、贛東北、鄂東、豫東南、魯東南、桂南、粵西南、海南、甘肅大部、寧夏、青海東部、東北大部、內(nèi)蒙古東北地區(qū),邵姓頻率在0.2%-0.6%,其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3.5%;其他地區(qū)的邵姓分布頻率不足0.2%,其覆蓋面積點(diǎn)了全國總面積的70。9%,其中分布頻率在0.1以下的地區(qū)占了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