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馬姓專欄主要介紹馬姓的起源知識及由來歷史資料,以及推薦多個(gè)好聽的馬姓男孩/女孩名字。
  • 馬姓來源
    馬姓起源
    出自嬴姓,為帝顓頊裔孫伯益之后,其始祖為趙奢。相傳帝顓頊有個(gè)孫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懷孕生子大業(yè)。大業(yè)之子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賜他姓嬴。伯益之子大廉,傳至季勝有個(gè)曾孫叫造父,世周穆王的駕車大夫,因平定徐偃王之亂有功,被封在趙城(今山西洪洞縣北趙城),稱為趙氏。后建立趙國。戰(zhàn)國時(shí)趙王有子叫趙奢,以善于用兵著稱。因功卓著被趙惠文王封在馬服,稱為馬服君,死后便葬于封邑,其子孫最初以"馬服"兩字為其姓氏,后省去"服"字,遂有馬氏。世居邯鄲。史稱馬姓正宗。
    出自他姓改馬姓。如漢代有漢戚人馬宮,本姓馬矢,至馬宮以仕學(xué)顯,改姓馬。
    出自他族改姓。西域人馬慶祥,人居臨洮狄道(今甘肅省境內(nèi)),遂以馬為氏。蒙古人月乃和,因其祖在金末為鳳翔兵馬判官,遂改姓馬氏,取名祖常。馬祖常之后亦為馬氏。金元以后,為回族大姓。
  • 馬姓郡望堂號

    郡望

    扶風(fēng)郡:漢太初元年置右扶風(fēng),為三輔之一。三國時(shí)改右扶風(fēng)為扶風(fēng)郡,治所在槐里(今陜西省興平東南)。隋唐扶風(fēng)郡即岐州。

    京兆郡:今陜西省西安。漢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fēng)為三輔。魏改建京尹郡,“尹”為太守。唐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qū)。金元在陜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zé)o關(guān)。民國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國民黨政府成立時(shí)廢。

    郟縣:秦置縣,今河南省郟縣。三國時(shí)期改為龍山縣,隋文帝開皇初改龍山縣為汝南郡,歷經(jīng)唐、宋、元,元末復(fù)置郟縣歸汝州郡。

    茌平縣:今屬山東省茌平縣。

    臨安郡:今屬浙江省杭州市。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為臨安府。

    西河郡:古代所指不一。春秋衛(wèi)西境沿黃河,稱西河,即今浚縣、滑縣等地。戰(zhàn)國時(shí)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陜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陜間黃河為準(zhǔn),西岸為西河。漢有西河郡,有今內(nèi)蒙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魏時(shí),北

    馬氏宗族活動(dòng)(2張)

    部為羌胡所得,僅有晉西,治茲氏,即今山西省汾陽。唐亦曾以汾州為西河郡。

    廣陵郡:秦置廣陵縣,在今江蘇揚(yáng)州西北。西漢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治所在廣陵。東漢改為郡隋改江陽,治今揚(yáng)州。南唐恢復(fù)廣陵原名。宋熙寧五年(1072年)并入江都。

    華陰郡:古代縣名。春秋時(shí)為晉國之地,漢代時(shí)置華陰縣(因在華山之北故名華陰)。唐天寶元年(742年)改華州置華陰郡,治所在鄭縣(今陜西省華縣),乾元元年(758年)復(fù)為華州。故城在陜西省華陰縣東南。

    正平郡:即今山西省新絳。春秋屬晉,戰(zhàn)國屬魏,漢為臨汾縣地,北魏置正平郡兼置東雍州。北周武成二年改為絳州。隋開皇三年州治從玉壁遷置今縣址,后改稱絳郡,附郭正平縣。唐代改郡為州。明洪武初處正平縣廢入絳州。民國初改稱新絳縣,今因之。

    堂號

    銅柱堂:漢伏波將軍馬援征阯,勝利后,在交阯立銅柱表功。到了唐朝,馬援的后裔馬總做安南都護(hù),在原漢立銅柱的地方又立了兩根銅柱,鑄上了唐朝的威、德,說明自己是伏波將軍的后裔。到了五代時(shí)馬希范也立了銅柱。

    絳紗堂:漢校書郎中馬融,才高博洽,為世之通儒。弟子常千余人。他在教室里設(shè)絳紗帳,前授生徒,后設(shè)女樂。弟子都專心聽講,沒有人顧盼女樂。

    此外,馬姓的主要堂號有:“扶風(fēng)堂”、“駟德堂”、“回升堂”、“孝后堂”、“睇眩堂”、“唏眩堂”、“寶善堂”、“體仁堂”、“志誠堂”、“聚未堂”、“忠孝堂”、“樹德堂”、“裕本堂”、“誠忍堂”、“刻鵠堂”、“善述堂”、“書誠堂”、“敦遠(yuǎn)堂”、“存德堂”、“文英堂”、“監(jiān)茲堂”、“公明堂”、“衍慶堂”、“樂真堂”、“敦悅堂”、“靜業(yè)堂”、“藏拙堂”、“青云堂”、“絳帳堂”、“伏波堂”等。

  • 馬姓家乘譜牒

    莆田馬氏族譜,(民國)馬俊光等纂修,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殘本。書名據(jù)書簽題?,F(xiàn)被完好的收藏在上海市圖書館,檔案編號為JP994。

    河北豐潤馬氏家譜,(民國)馬懷義纂,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鉛印本一冊,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河北廊坊安次得勝口馬氏家譜,(民國)馬鐘誘修,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鉛印本四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今僅存十六卷)、吉林大學(xué)圖書館(今僅存十七卷)。

    河北廊坊安次得勝口馬氏家譜稿,(清)馬鐘誘編,味古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如今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河北廊坊東安馬氏家譜稿,(清)馬鐘誘編,木刻活字印本三冊。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河北大城馬譜一幅,(清)馬日興纂,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河北省青縣崇仙鎮(zhèn)野兒屯。

    河北的東光馬氏家族乘附補(bǔ)遺,(清)馬德潛等八修,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睇眩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迄今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huì)。

    馬氏宗祠河北的東光馬氏家乘附補(bǔ)遺,(清)馬鑅等九修,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睇眩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附二冊。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huì)。

    河北東光馬氏家乘,(民國)馬春晟、馬春垌等十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xiàn)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xué)圖書館、河北大學(xué)圖書館、吉林大學(xué)圖書館、蘇州大學(xué)圖書館。

    河北青縣崇倫堂馬氏八修宗譜二十三卷,首一卷,(民國)馬步瀛纂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鉛印本二十四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社會(huì)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吉林大學(xué)圖書館。注: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馬思聰始修。

    河北馬氏族譜,(清)馬毓椿、馬斡臣等修,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xué)圖書館。

    山西介休縣張?zhí)m鎮(zhèn)馬氏族譜,(清)馬書奎等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一直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山西省介休縣張?zhí)m鎮(zhèn)。

    馬氏族譜,(清)馬書奎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書名據(jù)書名頁題。如今收藏在上海市圖書館,檔案編號為915655-56。

    遼寧本溪馬氏譜單一卷,著者待考?,F(xiàn)被收藏在遼寧省本溪市偏嶺滿族鄉(xiāng)小夾河。

    遼寧馬佳氏三修族譜四卷圖一卷,(民國)馬延喜修,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京華印刷局排印本五冊。時(shí)至今日一直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有兩部)、中國社會(huì)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xué)圖書館、中國人民大學(xué)圖書館、南開大學(xué)圖書館。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吉林大學(xué)圖書館、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huì)。注:始修于清道光二年。

    浙江的海寧朱馬氏家乘八卷,(清)朱惟陽纂輯,清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惇遠(yuǎn)堂刻,清宣統(tǒng)二年(公元1910年)增補(bǔ)印本四冊,今僅存第一~三卷、第六~七卷?,F(xiàn)被珍藏在上海市圖書館,檔案編號為2749。

    浙江海寧朱馬氏家乘八卷,(清)朱惟陽纂修,佚名續(xù)修,清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惇遠(yuǎn)堂刻民國間增補(bǔ)印本六冊。上海市圖書館收藏在館中,檔案編號為長267541-46。

    浙江鄞縣四明馬氏縣東派支譜兩卷,首一卷,(清)馬辰陔纂修,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純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在上海市圖書館,檔案編號為長471369-70。

    浙江鄞縣鄞東盛墊橋馬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石紹祺纂修,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存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在上海市圖書館珍藏著,檔案編號為JP992;另有一部四冊,檔案編號為JP992-1。

    浙江會(huì)稽馬氏分支宗譜十卷,(民國)馬伯聲等纂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誠忍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xiàn)被上海市收藏在圖書館,檔案編號為903771-80。

    繁陽馬氏宗譜十九卷,(民國)馬驥如纂,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安徽省宣城市檔案館。

    遠(yuǎn)陽馬氏家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六冊?,F(xiàn)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huì)。

    馬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一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二~三卷。上海市圖書館可以找的到,檔案編號為6866。

    馬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四卷。注:記事至清光緒年間。上海市圖書館藏著,檔案編號為6890。

    滿族馬佳部馬氏族譜四卷,首一卷,(清)馬延喜纂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遼寧省沈陽市滿族文化研究會(huì)。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韓村鎮(zhèn)馬桃元村馬桃元莊:“元建化鳳兆祥”。

  • 馬姓遷徙分布
    遷徙分布
    趙奢之子牧,亦為趙將,居住在邯鄲。公元前100年,秦國滅趙國,將牧之子遷徙至陜西咸陽。馬興后人馬何羅徙扶風(fēng)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從此,扶風(fēng)茂陵成為馬氏的發(fā)展繁衍中心。
    兩漢至南北朝時(shí)期,馬氏除在扶風(fēng)茂陵成為望族外,還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川、甘肅、江蘇、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
    唐朝末年,王潮、王審之入閩,有河南馬氏隨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戶。許州人馬殷,少為木工,應(yīng)募從軍,隨秦宗權(quán)部將孫儒入揚(yáng)州,轉(zhuǎn)從別將劉建峰攻取潭州。896年,劉建峰北部下所殺,馬殷被推為主,被唐任為潭州刺史,后進(jìn)武安軍節(jié)度使,于907年被后梁封為楚王,建立楚國,歷時(shí)45年。馬服君十三傳后裔駟隨西漢的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95年)入關(guān),駟入關(guān)后由回族歸屬漢族。駟的馬氏一族先定居于咸陽,其嗣后遷居開封汴梁,一族宗支浙江臨安府。
    宋初(公元1127年至1130年),奉政大夫直北馬公隨宋高宗趙構(gòu)由浙江臨安南渡入粵,定居古岡(即今新會(huì)市會(huì)城鎮(zhèn)北門)。馬直北公一門箕裘,五代大夫(始世祖奉政大夫直北公、二世祖朝議大夫持國公、三世祖朝議大夫唏驥公、四世祖朝奉大夫宜祖公、五世祖司刑大夫良弼公),三世太守(二世祖容州府持國公、三世祖雷州府唏驥公、四世祖英德府宜祖公),父子鄉(xiāng)賢(二世祖郡邑鄉(xiāng)賢持國公、三世祖廣州府新會(huì)縣二學(xué)鄉(xiāng)賢唏驥公)。直北馬公宗傳八代后,其裔孫已遍及新會(huì)的會(huì)城和東亭、江門市的潮蓮和高沙及麻園、臺山的白沙和橫山、番禺的謝村和植村、從化的馬村、四會(huì)的高要、順德的水藤、廣州市的河南、中山的古鎮(zhèn)等地,爾后各房馬氏子孫又分居于汕頭、潮洲、陽江、高鶴、吳川、廣西、海南等地。直北馬公實(shí)為我?guī)X南馬氏開族第一人。又因直北馬公名門望族,朝庭二封金紫(二世祖持國公與三世祖唏驥公受封),故直北馬公祖居地稱為金紫街(今新會(huì)市會(huì)城鎮(zhèn)人民大會(huì)堂前)?,F(xiàn)嶺南各地馬氏及海外馬氏聚居地立堂朝拜先祖用“金紫堂”這一名稱就是這個(gè)緣故。
    從嶺南馬氏始祖直北公宗傳八代至臺山馬氏的直系血緣是:始世祖直北、二世祖持國、三世祖唏驥、四世祖紹龍、五世祖良弼、六世祖行遜,七世祖循善傳八世祖康平至九世祖堯佐和君佐及帝佐(居橫山濠沖)。八世祖康定生三子,由新會(huì)麻園下朗遷居橫山宗支,因此時(shí)此地生活環(huán)境惡劣,加上宋末元初的兵亂騷撓,康定后裔大部份遷居潮州、汕頭和新會(huì)。八世祖康平無子,由其堂兄康成次子湍(名為田波)承繼。明朝永樂年間(約公元1410年左右),康平與繼子田波由新會(huì)麻園遷居白沙馬洞。田波公羨慕馬洞村落洞山秀拔,石門振朝,因而積休垂興,大振宗傳。九世祖田波公生六子,長子漁隱、次子樵隱、三子耕隱、四子牧隱、五子煉隱、六子植隱,族內(nèi)堪稱其為有功不祧之祖。于1995年、1997年兩次與幾位馬氏宗長對居住在臺山的馬氏分居和人口情況進(jìn)行比較系統(tǒng)的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臺山馬氏宗支分居比較集中的有白沙鎮(zhèn)、三臺鎮(zhèn)、四九鎮(zhèn)、橫山鎮(zhèn)、汶村鎮(zhèn)等。臺山馬氏現(xiàn)已宗傳32代,據(jù)調(diào)查,常駐市內(nèi)人口近5萬人。旅外宗親及分居在市外國內(nèi)的新會(huì)、恩平、高州、吳川、陽江、鶴山等地的宗親,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jì),在8萬人以上。
    宋代以后,閩、粵地區(qū)馬姓逐漸增多;至明代,馬姓族人遍布福建;至清代,有的移居臺灣,進(jìn)而又遠(yuǎn)徙東南亞及歐美。
  • 馬姓男孩名字推薦
    馬浩松  馬吉隆  馬吉闊  馬吉佳  馬吉嘉  馬吉哲  馬吉鍵  馬力楊  馬偉榮  馬梓健  馬致遠(yuǎn)  馬爾崇  馬鵬光  馬華騰  馬英九  馬文玉  馬育林  馬云龍  馬昊天  馬藝皓  馬晟航  馬浩藝  馬蕭雅  馬瀟雅  馬浩碩  馬祺祾  馬浩瀠  馬浩停  馬齊森  馬唯一  馬銘晨  馬涵涵  馬一縱  馬遠(yuǎn)航  馬俊馳  馬銘宇  馬智宸  馬家駿  馬星澤  馬星睿  馬浩恩  馬圣恩  馬嘉騏  馬嘉懿  馬瓏恩  馬成運(yùn)  馬圣華  馬樂樂  馬嬌陽  馬國強(qiáng)  馬紫媗  馬春英  馬駿哲  馬君涵  馬晟哲  馬晟諾  馬智諾  馬智涵  馬召魏  馬一白  馬珂依  馬語檸  馬睿熙  馬駿臣  馬子騫  馬海山  馬一航  馬瑞伯  馬勢下  馬小熙  馬云天  馬震軒  馬辰睿  馬琬瑩  馬立國  馬雨蕁  馬鎣灝  馬祥昭  馬鑫燁  馬燁磊  馬婉晴  馬思遠(yuǎn)  馬文軒  馬光遠(yuǎn)  馬慶霞  馬云飛  馬煜哲  馬煜澤  馬鳳龍  馬海濤  馬梓淇  馬佑杰  馬元杰  馬仲杰  馬子杰  馬佐杰  馬龍志  馬予涵  馬婉馨  馬銳東   查看更多馬姓男孩名字
  • 馬姓女孩名字推薦
    馬苑苑  馬莉蕊  馬蘩婭  馬鑊姿  馬婕月  馬藩芩  馬藝芯  馬藝菩  馬藝玲  馬萁萱  馬翡戚  馬鳳霞  馬竹葵  馬一菡  馬譙蕊  馬嶠灘  馬佳尼  馬纜曦  馬翎娟  馬苗顢  馬藕逞  馬蘊(yùn)穎  馬晞馨  馬一藐  馬灌婭  馬嫵蘆  馬若蘊(yùn)  馬櫻月  馬紫淤  馬梓嵋  馬梓云  馬璣瓊  馬敏茵  馬蝶鶯  馬碧岑  馬江燕  馬嫣秀  馬嗣媛  馬瑛幻  馬筱萱  馬藹怡  馬嫣姣  馬滎劬  馬旖冶  馬且馨  馬巾鸚  馬淑鵲  馬含旖  馬佑韶  馬嬋佩  馬沁莉  馬紫婉  馬苓靈  馬一葶  馬小謹(jǐn)  馬莎穰  馬煙歡  馬一紓  馬一楠  馬僥謙  馬堇月  馬昕苒  馬嫣然  馬天驕  馬董董  馬雨晴  馬紅穎  馬長珍  馬紫怡  馬愛萍  馬艷萍  馬慧君  馬詩蕈  馬艷榮  馬荀倫  馬瑩峰  馬煜萱  馬若煊  馬兆月  馬麗莉  馬瑩飛  馬瑩霏  馬鄺琵  馬雪懿  馬賢馨  馬晗雨  馬涵雨  馬若焱  馬若唁  馬若炎  馬若垚  馬瑞云  馬鐲烜  馬澤碩  馬澤璐  馬曼馨  馬語彤  馬悅菲  馬璐彤  馬夢雯   查看更多馬姓女孩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