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百家姓
1.郡望:
中山郡:中國古代稱“中山”者有四:
一是戰(zhàn)國時期原為顧國的都城(今河北定縣),一度為魏所滅,復國后遷靈壽(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為趙國所滅;秦朝時期歸屬于巨鹿郡。
二是西漢漢高祖劉邦初年(公元前206年)設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漢景帝執(zhí)政時期改回為中山國,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與河北省正定縣之間一帶,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國、唐縣、新樂、無極、滿城、完縣、望都和保定一帶;南北朝時期后燕以為都城;隋朝開皇初年(公元581年)廢國置郡。
三是宋朝時期以定州為中山府,治所為安喜(今河北定縣)。
四是宋朝時期的香山縣;民國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孫中山逝世后,民國政府將其改為中山縣,今為廣東中山市,孫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魏 郡:秦、漢之際劉邦置郡,治所在鄴縣(今河北臨漳),其時轄地跨今冀、魯、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國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內黃縣、臨漳縣、浚縣、河北省大名縣、魏縣、成安縣、山東省冠縣之間一帶地區(qū)。北周末年遷治到安陽。
隋朝時期改為相州魏郡。
唐朝時期改為為相州鄴郡(今河南安陽),而魏郡之名則移給魏州。
2.堂號:
(1)詒谷堂
(2)世善堂
全國郎氏圖譜不分卷,(清)圖爾泰創(chuàng)修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清)郎大全、衣隆阿制,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木刻活字印本?,F被收藏在遼寧省大連市圖書館。注:封面作《鈕古魯長白山始祖所生譜傳》。
郎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壬寅年(公元1902年)手寫本一冊。注:封面提署《牛胡魯哈拉家譜》兩冊,實際上全都是漢軍旗的漢族人,此非滿族人家譜!
河北郎氏世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三冊?,F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浙江蕭山郎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清)郎師夔纂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29年)詒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F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蕭山郎氏宗譜八卷,(清)郎兆森等重修,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詒谷堂木刻活字印本?,F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象山湯岙郎氏宗譜一卷,(民國)郎經邦重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F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蘭溪中山郎氏宗譜,著者待考,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木刻活字印本?,F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蘭溪中山郎氏宗譜兩卷,(民國)郎壽祥纂,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F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水亭鄉(xiāng)午塘邊村。
浙江蘭溪中山郎氏宗譜九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F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蘭溪竹塘郎氏宗譜六卷,(民國)葉晉桐重纂,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水亭鄉(xiāng)塘上村。
浙江臨海桃渚郎氏宗譜三卷,(清)郎大奎、王吉人纂,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h桃渚鄉(xiāng)城里村。
浙江臨海桃渚郎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木刻活字印本?,F被收藏在浙江省臨??h桃渚鄉(xiāng)城里村。
浙江臨海桃渚郎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近僅存兩卷?,F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縣桃渚鄉(xiāng)城里村。
郎氏宗譜五卷,(清)郎錦騏重修,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世善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F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黎城郎氏族譜,(現代)黎城郎氏合修,1992年油印本。現被收藏在山西省長治市太山小馬書屋。
郎姓發(fā)源于今山東兗州一帶,后魯國亡于楚,再加戰(zhàn)國七雄紛擾亂世,秦漢之際,他們大都已離開祖居之地,在中山郡(治今河北定州)、魏郡(治今河北臨漳)、北???治今山東昌樂)形成新的繁衍中心。此三郡在郎姓發(fā)展史上有著特殊意義,首先,郎姓在此三地曾長期繁衍生息,人丁興旺,名人輩出;其次,后世散居于全國各地之郎姓多由此三郡分衍而出;再是,三郡之郎姓發(fā)展盛況下歷隋唐而不衰,誠為罕見。
魏晉南北朝時期,郎姓除昌盛于上述三郡外,社會動蕩不安、王室南遷以及郎姓人因謀生、避難、仕宦等原因,使郎姓散居于黃河中下游各省以及安徽、江蘇、浙江等南方省份。
唐末五代十國時,社會再次動蕩不寧,中原之地再次成為兵火焚燒之重災區(qū),郎姓同其它北方百姓一樣避亂南遷,尤其是唐僖宗蒙塵四川之后,郎姓有進入今四川、重慶、湖北、湖南等省者,且上述三大郡望蕩然無存,風光不再。
宋末元初,蒙古鐵騎橫行江南,蒙哥、忽必烈先攻甘隴、巴蜀,再戰(zhàn)江浙、閩粵,兵火過處,滿目瘡痍,百姓流離失所,徙奔四方,經此變故,郎姓遂播及云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諸省。
明中葉以后,郎姓有落籍遼寧者,明末此地被后金攻占,郎姓有入八旗漢軍者,并征戰(zhàn)有功,入關后有落籍北京等地的。歷有清一代而今,郎姓分布愈廣,東北的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的東北區(qū)、西北的甘肅、寧夏以及臺灣等地皆有郎姓入遷。
如今,郎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四川、貴州等省為多。目前郎姓人口列全國第二百三十三位。